“千金难买老来瘦”这句老话,让不少老年人将“变瘦”视为健康的标志。然而,在老年病科医生眼中,过度消瘦尤其是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可能是一种被忽视的健康隐患——老年肌少症的信号。它比肥胖更隐蔽,却悄悄夺走老年人的活力与生活质量。
老年肌少症是指因年龄增长导致的骨骼肌量减少、肌肉力量下降及功能减退的一种老年综合征。简单来说,就是老人的肌肉“缩水”了、“变弱”了,就像支撑身体的“支架”逐渐松动。
黄芪山药排骨汤:黄芪15g(补气)、山药200g(健脾)、排骨500g(补蛋白),加水炖煮1.5小时,加盐调味。适合气虚乏力、肌肉松软的老人,每周可吃1-2次,帮助增强气血、滋养肌肉。
核桃芝麻糊:核桃20g(补肾强筋)、黑芝麻15g(益精血)、糯米粉30g,研磨后煮成糊状,加少量冰糖调味。适合肾精亏虚、手脚无力的老人,每天1小碗,可补养肾精、强韧筋骨。
优先选“健脾益胃”食材:多吃小米、南瓜、山药、茯苓等温和食材,帮助脾胃运化,让营养更好吸收;少吃生冷、油腻食物(如冰水果、油炸食品),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搭配“补精益气”食物:适量摄入黑豆、枸杞、桑葚、鸡肉、鲈鱼等,中医认为这类食物能补养精血、滋养肌肉,可搭配蔬菜(如菠菜、西兰花)均衡营养,避免单一饮食。
注意饮食方式:曲池穴:位于手肘弯曲时,肘横纹外侧端凹陷处,可“通络行气”。老人做上肢活动前按揉此穴,每次2分钟,能促进上肢气血循环,改善手臂肌肉无力。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3横指、胫骨外侧1横指处,是“健脾要穴”。每天用拇指按揉1-2次,每次3-5分钟,力度以有酸胀感为宜,可增强脾胃功能,促进营养吸收。
...
陆娟
主治中医师,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取得全国老年医学人才培训证书。获得2023年及2024年泰州市老年综合评估技能竞赛个人一等奖;2024年江苏省老年综合评估技能竞赛个人三等奖。主要研究老年慢性病,多发病的综合诊治,聚焦于老年综合评估与肌少症等诊疗 ...
戴嵩
副主任中医师,医学硕士,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理事、泰州市长护险失能评估专家成员,获全国老年医学人才医师培训项目优秀学员,江苏省老年能力评估及健康管理技能竞赛优秀奖等荣誉,泰州市老年能力评估及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