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
天刚蒙蒙亮
胡庄镇宗林村一幅忙碌的景象
一片片或大或小的蟹塘边
是一栋栋依水而建的养殖看护房
此刻,蟹农们已穿戴好装备
纷纷走出看护房,准备“下塘”喂食
“河蟹只有短短一年寿命,从幼蟹到成蟹总共要蜕5次蜕壳,现在正是最后一次蜕壳期。”养殖户陈建军介绍,根据往年经验,这一阶段是河蟹长肉的最后一次“冲刺”,将直接影响河蟹翻倍率、规格和品质。
盛夏虽已过去
“秋老虎”的威力依旧不容小觑
刚下塘不一会儿
陈建军的衣衫已完全湿透
陈建军和几个蟹农撑着小船,为30多亩蟹塘中的35000余只螃蟹喂撒饲料,仅这一过程就要花费一个多小时。“我们讲究‘荤素搭配’。”陈建军笑着指了指木船上的一大盆饲料,除了金黄的玉米粒,还有不少冰鲜鱼。“夏天天气热,螃蟹跟人一样,也容易没有胃口。增加玉米粒和冰鲜鱼,能够更好刺激胃口,补足营养,让螃蟹更肥壮。”
喂食结束,太阳已完全升起,阳光洒向连片的蟹塘,水面泛起粼粼波光。陈建军一刻没有停歇,他仔细巡视观察整个蟹塘,娴熟地向塘内撒入各类菌种肥料以调节水质。陈建军每天都要头顶着烈日清理腐烂水草,看到有稀疏的地方再补种一批,将水草覆盖率严格控制在50%-60%,为螃蟹创造最好的环境。
“为了应对高温天气,今年我们还特地‘上科技’了。”陈建军介绍,一旦水体温度过高、溶氧量不足,正在蜕壳的螃蟹们就容易因免疫力下降,被高温晒死,造成损耗。为此,养殖基地新增了智能增氧设备,可通过手机远程操控开关,给螃蟹营造出24小时的“水下空调房”。当水体溶氧量不足时,手机端便会提醒陈建军及时打开设备;溶氧量充足时,设备会自动关闭,极大节省电力成本。
像陈建军这样的养殖户
宗林村有20多户
蟹塘共1000多亩
每亩产值在8000元左右
蟹农在开挖围沟时引长江水养殖螃蟹
再加上日复一日的悉心照料
因此养出的螃蟹
具有“青背、白肚、金爪
黄毛、红膏”等特征
个大膘肥,口味特别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