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161
172
2061
版主
更多Ta的好帖>>
重症医学科:柏慧
在生与死的交界地带,重症医学科(ICU)的每一秒都是惊心动魄的战斗。在这里,副主任医师柏慧用她十五年的青春与坚守,深刻诠释了“生命守门人”的责任与担当。作为科室的核心骨干,她直面各类急危重症,更以女性特有的细致与坚韧,为无数患者和家庭托举起生命的希望,成为同事眼中的“定海神针”、患者心中的“重生曙光”。
雷霆施救,
守护生命之门
重症医学科的较量,就是与时间的赛跑。柏慧医师总是冲锋在前,于最危急的时刻挺身而出。今年夏季,一名78岁感染性休克患者被送入ICU,入院时血压已低至60/30mmHg,并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情况万分危急,家属几近绝望。柏慧迅速判断病情为“革兰阴性菌脓毒症”,立即果断启动“集束化治疗方案”:30分钟内完成中心静脉穿刺建立生命通路,精准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稳定循环,同步开展床旁血液净化(CRRT)以清除致命炎症因子。她彻夜未眠,依据每小时动态更新的生命体征数据,不断调整治疗策略。最终,患者血压稳步回升,一周后成功脱离呼吸机,转危为安。这样的“生死时速”,她每年都要经历数十次。近五年来,她已带领团队成功救治重症脓毒症、重症胰腺炎、多发伤等极危重患者百余人。
技术攻坚,
勇攀医学高峰
面对临床上的疑难杂症,柏慧从未停止学习的脚步。她始终深耕重症医学前沿领域,致力于用先进技术破解救治困局。针对老年患者普遍存在的呼吸机撤机难题,她在科主任带领下积极参与“膈肌功能评估联合渐进式脱机方案”的临床研究,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脱机计划,显著提高了撤机成功率。她熟练掌握并常规开展床旁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重症超声等核心技术,惠及患者百余例。作为技术骨干,她于去年赴江苏省人民医院进修,并成功取得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培训合格证书,为救治心跳骤停、心肺衰竭等最危重的患者再添一把“利刃”。
温情护航,
诠释医者仁心
在布满冰冷仪器和密集数据的ICU里,柏慧始终坚信医学是温暖的科学。面对因气管插管无法言语的患者,她总是不厌其烦地通过眼神、手势和温暖的言语不断鼓励,成为患者黑暗中的一束光,激励他们树立信心、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她不仅治疗疾病,更疗愈心灵,用无数细节传递着生命的暖意与医者的温度。
传承育新,
凝聚团队力量
她深知,重症患者的救治绝非一人之功,而是团队协作的成果。在工作中,她始终注重“传帮带”,与同事默契配合、互补有无。她毫无保留地指导年轻医师,耐心帮助他们构建严谨的重症诊疗思维,熟练掌握各项急救技术,共同提升整个团队的作战能力,为守护生命铸就最坚实的集体防线。
从监护仪规律的滴答声,到患者康复转出时由衷的挥手致谢,柏慧副主任医师用她的专业、智慧、汗水与温情,在重症医学科的岗位上日夜践行着“生命至上”的崇高誓言。她的每一次精准判断、每一次深夜坚守,都是对“大医精诚”最生动的诠释,更是无数重症医学人用责任与担当共同铸就的生命防线。
专家介绍
柏慧
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工作近20年,擅长常见急危重症救治,循环评估及循环支持,熟练掌握ECMO技术。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史记泰州
GMT+8, 2025-9-3 15:40 , Processed in 0.07362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