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691
-5
6037
论坛元老
更多Ta的好帖>>
在罡杨镇的田野间,东楼村正通过盘活沉睡十年的“边角料”土地,走出一条“厂房生金、产业富民”的乡村振兴新路径,不仅让废弃土地焕发新生,更打造出年增收超60万元的厂房,成为乡村振兴的新样板。
闲置地变"聚宝盆"
2024年开年,东楼村党总支打响盘活闲置土地的第一枪。投入230万元对3300平方米荒废地块进行改造,建成厂房后引入粮食加工企业予安粮食加工中心。
原本在兴化承包土地的种粮大户张杰第一时间签约入驻,并承包了周边的1000亩良田,他指着崭新的烘干设备感慨:“过去每季要花5万元找加工厂,现在自己的厂房不仅解决了粮食烘干需求,每天还能为周边农户处理240吨小麦或280吨水稻。”
据悉,这个集仓储、加工于一体的粮食加工中心,每年为村集体带来15.2万元租金收入。
“房东经济”再升级
尝到甜头的东楼村在今年年初再出重拳,将另一处2400平方米的闲置厂房升级为标准厂房。
本土重点企业泰州市罡圣机械有限公司的入驻,不仅带来30万元年租金,其厂房顶部铺设的太阳能板更通过“光伏+工业”模式,每年售电分成增加集体收入15万元。
该企业是一家从事汽车、摩托车零部件的生产厂商,主要以代加工为主,去年年底业务量增加,企业急需扩大生产规模。“我们正准备在新厂房扩张两条生产线,新增40台设备,目前正在紧锣密鼓进行设备调试,预计4月投产后可创造30个就业岗位。”企业负责人李建峰说。
三产融合促发展
站在新落成的厂房前,东楼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袁杰群算起经济账:“两期项目累计投入478万元,但年稳定收益已达60.2万元,投资回报率超过12%。”
春日的阳光洒在银灰色的厂房顶上,光伏板泛着粼粼波光,烘干机吞吐着金黄的稻谷,这个曾经沉寂的村庄,正奏响乡村振兴的奋进曲。
接下来,东楼村正谋划“房东经济”的2.0版本,“我们计划整合兴泰公路两侧三产发达地区的商贸以及空地,投入约300万元新建门面房,将给集体新增收入约50万元。”袁杰群说。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史记泰州
GMT+8, 2025-4-19 14:34 , Processed in 0.06715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