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美龙溪 塑韵靳潭
—— 姜堰区淤溪镇靳潭村 ——
编者按
自2017年全省启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以来,泰州作为“首提地”,始终牢记使命,以高点站位系统谋划,以创新机制强力推进,倾力书写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时代答卷”。近年来,我们持续实施一批示范培育项目,涌现出众多鲜活样板,实现了从“一处美”到“一片美”的华丽蝶变,示范引领效应日益彰显。本期将带您一同走进姜堰区淤溪镇靳潭村。
靳潭村地处姜堰区西南,全村辖43个村民小组,共有1138户,常住人口约3975人。先后获得江苏省传统村落、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省五星农家书屋等荣誉称号。
产业融合,拓宽振兴之路 依托得天独厚的“里下河”农业生态环境、丰富的水资源,靳潭村形成以“三安河横有机大米”为首,鲍老湖生态鱼养殖、莲藕种植、阳光玫瑰等水产养殖为主、果蔬种植为辅的特色农业产业。在夯实一产基础上,村庄积极推动产业升级与融合发展,以田园花海为依托,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吸引游客打卡游玩;培育木雕工作室这一文化产业亮点,精美的木雕作品不仅承载乡愁记忆,更成为带动村民增收的“指尖经济”。此外,靳潭村与鲍老湖联动推进文旅融合,打造湖村一体发展格局,发展特色渔业和旅游研学项目,实现互惠共赢。 颜值在线,绘就宜居画卷 村庄高标准推进基础设施升级,新建文化大舞台、便民茶馆,完善路网、水利等配套设施,让村民休闲有去处、生活更便捷;同时重点打造特色田园花海,连片的花海与田园风光相映成趣,春有百花争妍,夏有绿意盎然,秋有硕果飘香,成为村庄最亮眼的“颜值担当”。一幅“村在景中、人在画中”的美丽画卷,正在靳潭村徐徐展开。
文化传承,凝聚乡土认同
村庄深入梳理村落历史文脉,将传统民俗、农耕文化融入乡村建设。文化大舞台成为村民展演戏曲、开展文体活动的主阵地,茶馆则是村民闲话家常、传承乡土故事的“精神驿站”。木雕工作室不仅传授技艺,更通过作品展现乡村变迁,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凝聚起村民的文化自信与归属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