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泰州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68|回复: 0

琴鸣秋夜月入怀——和也琴社乙巳中秋师生雅集

[复制链接]

234

主题

165

回帖

260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609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b65e52b5dff47f2c4f0c88e3f763463.gif
琴鸣秋夜
月入心怀


9e23c930d2ee34d13a2291c8129d0b6d.gif

     10月4日晚,在泰州老街北广场的牌坊下,“琴鸣秋夜月入怀——和也琴社乙巳中秋师生雅集”,宛若一幅唐宋画卷随着琴音徐徐展开。牌坊的飞檐翘角在月色下,勾勒出静谧的剪影。台上衣袂飘飘的演奏者身着素雅汉服,与周围的明清建筑相映成趣,仿佛时光在此刻悄然回流。


3770c29c4a9eb742ab5bf101b164cf28.gif
     这场由泰州文旅集团、泰州市音乐家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泰州琴会)主办,和也琴社承办的中秋公益雅集,在合奏曲《良宵引》的优美旋律中拉开帷幕。三位身着飘逸汉服的演奏者,以清幽妙曼的琴音,将观众带入一个悠远宁静的良宵之夜。

afabb9ae7c81a50c56c23cb867018ebb.jpeg
雅集节目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由网红曲移植改编的琴歌《山鬼》,且弹且唱,清音自述,诗词的瑰丽、嗓音的纯厚与古琴的苍古,在这首作品中完美融合,一开场就吸引了众多观众;古琴与中国鼓联袂呈现的古琴曲《神人畅》,琴鼓协鸣,声声相应,尽显音乐的庄重与力量。
9e8ea3c49f471a52b64d82427f5ed2d2.jpeg
从《渔樵问答》的出世情怀,到《春晓吟》的生机盎然;从《小草》的坚韧,到《卧龙吟》的忧思、《忆故人》的深情、《平沙落雁》的静美、《梅花三弄》的高洁,每一首曲子都在诉说着一个故事、一段佳话。
c9ce3bc7c07624ce5c639c7624b18117.jpeg
泰州琴会会长、和也琴社社长刘海燕老师,以一曲脍炙人口的古琴曲《流水》,将雅集推向高潮。手指起落间,音韵乍现,时而潺湲,时而澎湃,让人仿佛看见了巍巍乎高山之壮阔、洋洋乎流水之汤汤。奔腾的琴音与夜色融为一体,在老街的麻石道上缓缓流淌。最后登场的是一首节奏独特的古琴重奏《酒狂》,经变调编曲后,风格越发跌宕奔放,在夜风中与宽袍大袖一起挥洒,以魏晋名士的不羁风范,为整场雅集画上一个洒脱的句号。
a828be1f9141332135a1a8ec52c02e9e.jpeg
古琴雅集大多在室内举办,这次安排在了人群密集的老街北广场,可以说相当接地气。刘海燕表示,古琴一直定位为高雅文化艺术,在古代是文人士大夫的“标配”,也因此被称为“君子之器”,她认为再高雅的艺术也是源自生活,还是需要适时回归生活、吸收人间烟火气,接续薪火传承。她说:“让古琴走进人群,也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古琴文化,这是我们举办这次雅集的初衷。”
05ada75ddf7b34d27f467389dd667c94.jpeg
月色如水,琴音如诉。美好的秋夜因古琴而祥和,因汉服而儒雅,更因这片承载历史的街巷而厚重。琴鸣秋夜,月入心怀,这场雅集是一次与古人精神的遥相呼应,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活而动人的当代呈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史记泰州

GMT+8, 2025-10-14 14:35 , Processed in 0.06941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