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是现如今教师了解幼儿的主要手段,但观察后的解读,是教师的主观判断,还是客观评价?它有没有可能不是那么准确或者不那么全面呢?有没有好的方法与“教师观察”汇聚在一起,共同探寻幼儿真实的内心世界?儿教中心王倩副园长以问题为导向带领大家一起阅读了《倾听幼儿——马赛克方法》这本书。
马赛克方法源于英国学前教育研究者艾莉森·克拉克与菲什本罗马宫殿的一次“邂逅”。
艾莉森·克拉克在参观某学校时,见到了旁边极具考古价值的费舍鲍尔宫,看到宫殿建筑上装饰着众多错综复杂的马赛克。
“这一片片耀眼的马赛克整合在一起,组成了一幅完整、绚丽的画”。有感于此,艾莉森·克拉克将其研究团队设计开发的一套旨在倾听幼儿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看法的方法称为马赛克方法。
马赛克方法是一种“融多种方法于一体”的研究方式,建立的是一种积极的、全纳的儿童观,主要解决的是如何倾听言语能力有限、表达方式与成人截然不同的幼儿这一难题。
王园长通过阅读导图,利用研究实例“户外空间改造”,向大家详细介绍了什么是马赛克方法、马赛克方法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如何运用,以及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教师所要关注的伦理问题。
王园长说:“‘倾听幼儿’作为当下最具时代性的儿童观之一,它在教师的头脑里,而要这个观念落地,需要一个技术支撑。那么“马赛克方法”就是让这种儿童观念从理念走向现实的‘技术支撑’,可以让我们把‘对孩子的研究’转化为‘有孩子的研究’”。
学习这本书,有助于我们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实现身份的转变。儿童不再是一个“被研究的”被动者,而是拥有话语权的“研究者”,实现了一个“局外人”向“局内人”的转变。教师则从一个研究的“权威者”变为“倾听者”,将“倾听幼儿”“儿童视角”等观念真正落于实际行动中来。
二是实现方法的转变。马赛克方法弥补了仅仅通过教师的主观观察和解读幼儿的不全面和不完整性,综合运用观察、访谈、幼儿园之旅、拍照、幼儿园地图制作等方法参与研究,这些方法的使用者不仅仅是成人,还有幼儿。马赛克方法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是随着研究的需要随意组合和变化,每一种方法就是一片马赛克,每个人既是马赛克的应用者又是马赛克的创设者,最终将每片马赛克汇聚而成,呈现完整的儿童图景。
三是实现伦理观念的转变。马赛克方法在运用过程中,时刻提醒着我们要尊重幼儿,要把幼儿看作是独立的个体,有思想、有能力、完整的人,研究中的每个细节也都体现了成人对孩子的尊重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