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由渔行村向北,虽说建起了公路,但公路两旁的河流、湿地依然存在,为维护生态环境起着很大的作用。现今渔行村百姓的生活并不像昔时“农家无闲日,五月人倍忙”那般辛苦,而是殷实之余平添出几分宁静与浪漫。康发祥有“海陵竹枝词”赞曰:
赵公桥外水湾环,左右居人颇爱闲。
每到夕阳新月候,许多笠影倚栏杆。
如此闲适,如此悠然,令人心动,令人神往。
清代海陵诗人朱馀庭“海陵竹枝词”《古诗咏渔行(四)》中的一首写道:
河临西坝波光阔,庄近鱼行塔影横。
满地菜花香不断,还看春色上新城。
“波光”、“塔影”、“花香”、“春色”,如此胜似江南的渔行美景怎不令人心旷神怡。
儿时,每当暑假,总会和小伙伴们徒步去老渔行捉蟋蟀、粘知了。老渔行风光优美,景色迷人。记得京剧《沙家浜》郭建光唱的【西皮原板】:“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全凭着劳动人民一双手,画出了锦绣江南鱼米乡。”当年我看到的老渔行景致并不亚于京剧唱词中的沙家浜。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忆江南》诗中赞曰:“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兰,能不忆江南。”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住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仅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在六十七岁时写下了《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我窃得香山先生词意,撰成《忆渔行》:“渔行好,罗浮旧曾谙。鸬鹚击水春三月,凤尾桥畔柳成行,能不忆渔行。”
一次,我与友人同去渔行村闲步,那是夏天的雨后,正巧看到了七彩飞虹。那彩虹挂在碧蓝的天空,倒映在水中,赤、橙、黄、绿、青、蓝、紫,如同彩练当空舞。七种色彩,好似颜料一般,相互揉和、渗透,由深到浅、由浓到淡,水乳交融,没有分明的界线,呈现出“碧水贯街千万居,雾雨当空飞彩虹”的峋丽景象。如此美景,让我留连忘返。
老渔行,是海陵的一块风水宝地,是苏中大地上的一颗璀灿明珠,是孕育一方水土的根系,是海陵历史文脉的重要构成。保护、传承老渔行的历史文脉,是今人必须担当的一份历史责任。据知,正在进行的文明城市建设中,渔行村街区将得到整治和改造。在已经制订的《渔行水村历史文化街区整治规划及实施方案》里,将围绕渔行水村传统文化特色,以及水系街巷民居等进行整治,把渔行村打造成古街休闲度假区。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一座美如虹霓、如诗如画般的新境渔行村将会在海陵北郊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