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泰州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7675|回复: 1

十大流行语、十大网络用语……这场发布会“靓”点十足

[复制链接]

1096

主题

1183

帖子

3469

积分

积分
3469
发表于 2020-6-5 09: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91833c5y8w3ww557g5awt.jpg

6月2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19年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状况和中国语言生活状况,发布年度《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国语言政策研究报告》《世界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上海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国语言服务发展报告》。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徐晓萍、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桑标出席发布会。


2019年中国语言文字有哪些“靓”点?随小编到现场看一下↓↓↓


091833oggg8gg0yl8z8zg0.jpg


2019年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
具体取得哪些成效
一起听徐晓萍司长怎么说
091833jvnxuwpr0fe1jje1.jpg



2019年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状况

2019年,我国语言文字事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文化的重要论述,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力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深入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积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努力拓展语言文字合作交流,立足大语言文字工作格局,促进语言文字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显著成效,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合力推进推普助力脱贫攻坚


汇聚攻坚合力。成立由25家国家语委委员单位组成的推普助力脱贫攻坚部际协调小组,合力推进推普助力脱贫攻坚行动。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国务院扶贫办,与中国移动和科大讯飞签署《“推普脱贫攻坚”战略合作框架》,推广“语言扶贫”APP项目;与共青团中央联合开展“推普助力脱贫攻坚”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239支实践团队2291名大学生深入贫困地区开展普通话培训和推普宣传,让大学生深入中西部贫困地区了解国情,涵养家国情怀,增强爱国意识,在实践锻炼中成长成才;加强贫困地区幼儿普通话教育,与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在9个省区开展“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组织北京、浙江等东部6省份加强对“三区三州”推普助力脱贫攻坚的对口支援。


加强重点人群普通话培训。委托“三区三州”所在省份以及内蒙古、广西、贵州等中西部省份开展少数民族教师、农村骨干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示范培训,提高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水平和应用能力。指导推动地方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青壮年农牧民、基层干部等普通话示范培训,并与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相结合,增强青壮年农牧民学习普通话的针对性、有效性。据统计,2019年,中西部12省份培训教师46.3万人次、青壮年农牧民195.8万人次、基层干部21.3万人次。


建设普通话学习资源。组织编写《幼儿普通话365句》。研发《普通话1000句》94集微课程。在“语言扶贫”APP上线央视农业频道关于农业科技知识的节目资源。


加强语言扶贫研究。指导召开以语言扶贫为主题的论坛“中国语言扶贫与人类减贫事业论坛”,发布首个以语言扶贫为主题的宣言《语言扶贫宣言》。


上下协同、共同推进。将民族地区推普助力脱贫攻坚情况纳入2019年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指标体系。各地积极制定落实推普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结合各地实际采取形式多样的举措,推动推普助力脱贫攻坚取得积极进展。




坚定不移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继续深入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全面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指导各地开展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建设,配合中小学三科统编教材推广使用工作,在民族地区加强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培训。


以“普通话诵七十华诞,规范字书爱国情怀”为主题开展第22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系列宣传活动,组织各地开展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宣传推广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推普的良好氛围。支持“三区三州”及部分中西部省区的60个县域开展推普下乡活动。


开展2019年全国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采集全国2273个县域的99万条样本数据。完成对924.64万人次的普通话水平测试、3.78万人次的汉字应用水平测试、39.33万人次的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


评审认定北京大学等首批60家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打造语言文字工作特色优势和示范引领新平台。基地设立后发挥重要作用,在今年疫情期间开展“众志成城 同心抗疫”系列活动,积极提供语言应急服务,通过多种语言艺术形式,宣传防疫知识、展现战疫信心、凝聚抗疫精神力量。对口52个未摘帽贫困县的5200名少数民族教师、农村教师,开展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在线示范培训。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


隆重举办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系列活动。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强调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中宣部、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召开纪念座谈会,孙春兰副总理到会发表讲话。推进语言资源科学保护与古文字研究应用,超计划完成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一期建设。


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联合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观众规模达3.89亿人,视频播放量和微博阅读量超6.67亿次。举办2019年首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通过经典诵读、诗文创作、学生篆刻、诗词讲解四项分赛事传承优秀文化,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营造良好氛围。指导山西、湖北、云南、甘肃等10省份举办“送经典下基层”系列活动,共组织各类培训、乡村课堂、诵读活动等500余场,参与志愿服务人数近千人。继续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建设“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打造有声语文教材。加强经典诵读师资培训,完成1万名中小学语文教师的线上培训和620名骨干教师的线下培训。建设中华经典诵读工程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网站页面浏览量达5760万次、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超60万。


推动中华思想文化术语诠释、翻译与传播。出版《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第7辑,召开“中国文化,国际共享”中华思想文化国际传播研讨会,在“学习强国”APP设立“每日中华文化专词双译”栏目介绍中华思想文化术语。




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


发布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汉语手指字母方案》和《中华通韵》,发布第八批推荐使用的外语词中文规范译名,出版《义务教育常用词表(草案)》,出版俄文版和日文版《公共服务领域译写指南》,完成《通用规范汉字笔顺规范》《汉字部首表(修订)》等规范研制工作。全球中文学习平台、汉字全息资源应用系统、北京冬奥项目知识图谱资源及问答系统等语言文字信息化工程项目上线,服务社会使用。


夯实科研支撑。完成年度科研立项,聚焦脱贫攻坚、“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工作设立科研项目93项。加强结项评审,通过评审的111项课题产出专著、咨政报告等科研成果700余项。完成国家语言文字智库建设试点,发布试行《语言文字智库测评指标体系》,推动国家语委科研机构向智库转型。继续在“三班一盟一论坛”框架下建设中青年专家队伍。




不断深化语言文字交流合作


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的语言文字交流合作。组织内地高校师生赴港澳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展演交流活动。举办港澳中小学教师普通话培训班以及粤港澳、两岸中学生语言文化交流夏令营。应澳门需求,协助编写澳门普通话学习教材。与港澳有关机构合作完成5200多人次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开展两岸语言文字学术交流,支持召开第三届两岸语言文字调查与语文生活研讨会。


拓展语言文字国际交流合作。召开首届国际中文教育大会。组织首期海外华文教师中华经典诵写讲研修活动,26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教师参加研修。实施“搭建语言之桥——俄罗斯语言政策专家访华项目”,在圣彼得堡国际文化论坛框架下举办中俄语言政策与规划会议。在中外高级别人文交流框架下,加强与英、德、法三国的语言文字双边交流合作。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向大众的语言技术:促进世界语言多样性和多语能力国际研讨会”并作主旨发言,推进多边语言文字交流合作。选派专家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有关会议,成功阻击有损我国国家主权的语言文字提案立项。推动《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海外出版,扩大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国际影响。




推进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


加强事业谋划,完善体制机制。筹备全国语言文字会议,启动《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研制工作。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修订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条例》调研起草工作,加快《信息技术产品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立法进程。


各委员单位发挥职能优势,积极履行语言文字工作职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纳入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指导少数民族地区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农村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就业国家通用语言培训;组织实施同心温暖国家通用语言培训工程,针对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需求,开发国家通用语言智能化学习系统软件,将国家通用语言学习与技能培训有效结合,目前已使1万多名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初步掌握普通话,多数已实现就业。国家民委建设大学生双语志愿服务团和双语学习特色村镇,构建和谐语言生活。民政部制作播出《中国地名大会》,传承弘扬中国地名文化。国家名词委公布近6万条科技名词,推进科技名词规范。社科院语言所出版《中国语言学研究70年》,回顾总结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历程。团中央开展“文化传承·逐梦青春”系列活动以及“我与共和国共成长”百米长卷书法美术现场创作活动。中残联加大培训力度,推广国家通用手语和国家通用盲文。


各地结合重点任务,开展富有成效的语言文字特色工作。广西组织开展推普“乡村行”,四川通过精准推普助力精准脱贫,并在凉山试点开展“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云南推广运用“语言扶贫”APP,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普及,浙江注重四个“结合”抓实语保工程,北京建设冬奥会语言服务环境,广东深化语言研究服务区域与国家发展,重庆加强语言文字科研工作等,有力推动了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091833cbtbig8ua41u5g45.jpg


2019年中国语言生活总体状况
具体有哪些特点
一起听田立新司长怎么说
091833tmf3gwvf34pffg6x.jpg



2019年中国语言生活总体状况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对语言文字领域也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新中国语言文字事业走过70年,甲骨文发现120年,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一期建设收官,语言扶贫攻坚克难。这些重要的时间节点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启动、北京冬奥会日益临近等语言需求,以及智能时代对语言文字的影响,构成多彩斑斓的语言生活图景。国家语委皮书系列从不同角度及时关注、立体呈现。白皮书纵观事业发展全方位报告,绿皮书聚焦语言生活热点问题深入研究,蓝皮书反映领域学术前沿汇聚成果,黄皮书关注近年来世界语言生活最新发展提供参考借鉴,今年皮书系列再增两个新成员,语言服务皮书专题报告,上海地方皮书介绍上海语言使用和语言生活状况。总体上看,2019年中国语言生活丰富多彩,展现蓬勃生机。主要有六个特点。




汉字传承构筑文化自信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2019年“热”度不减。在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专致贺信,在语言文字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贺信强调要深入研究甲骨文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甲骨学人带来“最温暖的激励”。孙春兰副总理主持召开纪念座谈会。国家语委联合多部门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证古泽今”——甲骨文专题文化展、组编《甲骨春秋》纪念册、制作播出纪录片,构成全方位宣传展示的“组合拳”,在社会上掀起“甲骨文热”。冷门不冷、绝学不绝,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迎来春天。《语言战略研究》设立专栏,反映学界心声,专家呼吁要珍惜汉字、热爱汉字、敬畏汉字,让古老汉字焕发出时代风采,让中华文明和汉字文化永续发展,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贡献中华民族智慧。


国家语委重大基础资源建设项目“通用汉字全息数据库建设”标志性成果——汉字全息资源应用系统上线,从“形、音、义、码、用”5个维度全面呈现古今汉字的各种属性,成为汉字教学研究及文化普及的重要平台。中华精品字库工程发布首批12款字体,受到社会关注和喜爱。2019年,“甲骨文热”和汉字研究应用延续中华文脉,构筑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语言规划继往开来迈向新时代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语言文字事业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服务民生福祉,围绕大力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和汉语拼音方案、促进现代汉语规范化、科学保护语言资源、努力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全面提升国家语言能力,不断创新理念、拓展视野、深化内容,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语言规划。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家语委依托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语言文化博览会举办“新中国成立70周年语言文字事业成就展”,编写采录“口述历史——新中国语言文字事业70周年发展回顾”,出版新中国语言文字事业70年纪事和画册。学界深入开展新中国语言规划史研究,总结经验,展示成就。不忘初心展望未来,国家语委启动“新时代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新使命与发展方略研究”,系统研判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任务,谋划新方略、探讨新举措。


中国特色语言规划扎根中国语言国情,服务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建设。放眼世界,德国颁布新版德语正字法、以色列将希伯来语正式确立为官方语言,拉脱维亚进一步强化国语地位,哈萨克斯坦启动文字拉丁化改革等等,各具语言国情特色,体现了语言规划与国家发展的密切关联。






语言资源保护理念付诸实践影响深远


中国始终秉持语言资源理念,开展系列保护实践。2019年顺利完成为期5年的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一期建设,共完成1712个调查点,超额完成总体规划的14.3%,调查范围涵盖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所有省份和123个语种及其主要方言,实现工程建设预期目标,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语言资源保护项目。2019年,《中国濒危语言志》丛书30卷出版,与2018年出版的20卷《中国语言文化典藏》丛书,以及汇聚调查数据的“中国语言资源库和采录展示平台”形成系列重要标志性成果。



语保工程的显著成效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积极借鉴。2019年2月21日第20个“国际母语日”,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首届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成果性文件“保护和促进世界语言多样性《岳麓宣言》”,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充分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语保工程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推动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相关学科发展,普及语言资源理念,得到社会高度评价。经全国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批准,教育部、国家语委组织全国范围内评选表彰“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奖”20个先进集体和100名先进个人。语言资源理论建构及中国实践、语保工程成效经验等成为2019年学术热点,《语言战略研究》《语言文字应用》等学术杂志专题研究。




国家语言能力理论建设与实践取得进展


提升国家语言能力是语言文字事业的重要理念。2019年学界关于国家语言能力的研究取得进展,理论建构在争鸣中不断深入和创新,分领域语言能力研究不断拓展。特别是“突发事件语言应急能力”研究,其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在2020年初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得到充分体现。在教育部、国家语委指导下,专家学者和有关企业组成“战疫语言服务团”,先后研制发布了《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疫情防控外语通》《疫情防控“简明汉语”》等系列语言服务产品,为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及相关群体提供多维度语言服务。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也呼吁加强国家应急语言服务能力建设。


对外话语能力是国家语言能力的重要体现。2019年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外文局、国家语委等加强中央文献外译工作,继续实施“中国关键词”“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等工程项目,努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传播新格局。学界就外交话语的构建、翻译与传播进行了深入探讨。


语言传播能力是国家语言能力的重要构成。2019年我国召开首届国际中文教育大会。成立由首批21家发起单位组成的全球中文学习联盟,“全球中文学习平台”正式上线,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汇聚各类中文学习资源,打造能够随时随地、自主学习中文的网络学习环境。平台聚焦海外中文学习者,完成国际版手机移动端APP研发并于今年4月正式上线,支持中、英、日、韩、俄、泰六种语言(今后还将不断增加语种)。截至5月底,平台累计用户64.7万人,覆盖152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如何“提升中文的功能和国际地位、促进中文在国际社会的使用”引发学界更深入的思考,关于中文国际传播模式路径、动力机制等理论建构日趋成型。




语言服务国计民生取得明显成效


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服务。语言文字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总体战略布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粤港澳大湾区之声正式开播;国家语委设立重大科研项目“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状况及规划研究”,全面调查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生活状况,针对大湾区多语言、多文字的语言生活特点,分析语言服务需求,提出大湾区语言建设规划。


北京冬奥会语言服务。随着冬奥时刻日益临近,国家语委联合北京冬奥组委以及北京、河北等地语委,深入实施《北京冬奥会语言服务行动计划》,“冬奥术语平台”V2版交付使用,“北京冬奥项目知识图谱资源及问答系统”上线发布。学界就冬奥会语言环境建设、语言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开展调研,提出外语人才培养框架和志愿者培训方案。


特殊人群语言服务。国家语委、中残联发布《汉语手指字母方案》,加强国家通用手语和通用盲文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出版《国家通用手语词典》,推动国家通用盲文在出版物中应用。学界呼吁加强“特殊人群语言规划”研究,加强针对聋人、盲人、语言障碍儿童、语言蚀失老人等语言弱势人群的语言服务。


今年的语言生活皮书系列再添新成员,《中国语言服务发展报告》正式推出,是国内首部专题性语言生活皮书,分领域、分区域、分人群对语言服务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纵观世界,日本、韩国、美国、智利等国从法规制度、人员机构、社会组织等方面构建语言服务体系,关怀聋人、盲人、国际移民等语言弱势群体,为我国进一步加强语言服务提供参考和借鉴。




社会语言应用丰富多彩、热点纷呈


国家语委指导开展“汉语盘点2019”活动,指导编写《网络语言蓝皮书》,加快《信息技术产品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立法进程,加强微语言治理,积极引导社会语言应用。


年度字词、新词语、流行语、网络用语等映刻时代印迹,折射家国情怀。2019年的中国,喜迎盛事,行稳致远。七十华诞,我和我的祖国并肩前行,共享荣光;国庆阅兵,“东风快递”硬核亮相,展现实力。“融”是提升发展质量的创新之路,“减”是激活社会活力的明智之选。5G时代,链接未来,唯有创新才能领跑;革新思想,聚合文化,唯有学习才能强国。


社会发展、技术进步等催生语言热点。2019年,垃圾分类成为民生热点,京沪不同的垃圾类名引起热议,围绕垃圾分类,产生了指示牌、表情包、儿歌童谣、春晚小品等新的语言产品。2019年,央视推出《主播说联播》短视频,以当日播发的《新闻联播》为基础,用清新通俗、年轻化和个性化的语言传递主流声音,深受观众喜爱。2019年是互联网即时通信工具QQ面世20年,网络语言从“小众”到“大众”再到“分众”,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边界正在消解,网络语言正全面走进现实语言生活。


非同寻常的2020年,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教育部、国家语委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文化的重要论述,加快推进语言文字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构建和谐语言生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现场发布了多份年度报告
一起来了解
↓↓↓



国家语委皮书系列有关情况

091834cs6tptcw8i76fie5.jpg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20)》(绿皮书)主要介绍2019年我国语言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热点问题和实态数据。绿皮书还关注了留守儿童语言生活、辞书媒体融合、少数民族语言状况数据分析、国际学术论文中文表达、新词语“5G元年”等语言生活热点问题。


>《中国语言政策研究报告(2020)》(蓝皮书)主要介绍2019年国内语言政策研究情况,包括“专题综述”“论点摘编”“学术动态”和“附录”四个部分。“专题综述”部分对语言政策研究14个热点话题的年度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介绍。“论点摘编”部分内容涉及语言功能与语言格局、语言文字法制建设、融媒体辞书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等。“学术动态”部分对2019年相关科研基金的语言文字类课题立项情况进行计量分析,对重要的语言政策研究学术会议进行综述。“附录”列有2019年出版的语言政策研究类书目。


>《世界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20)》(黄皮书)主要介绍2017-2018年的世界语言生活状况,重点关注世界范围内的语言重大事件、热点问题和对我国有参考借鉴意义的话题,是中国学者长期理论思考、大量材料积累、多元化分析研究、团队成员精诚合作的成果。报告由“政策篇”“动态篇”“事件篇”“报告篇”“语词篇”“附录”六个部分组成。


>《上海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20)》总结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语言文字工作的发展历程,调查分析了外资企业、医疗卫生、政务微信等领域和古北新区等区域的语言文字使用状况,以及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中小学书法教育、基础教育阶段多语种外语教学的状况,并对上海的语言文字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状况进行梳理,从多个方面展现了近年来上海在优化城市语言环境、构建和谐语言生活方面的思路、举措与成效。


>中国语言服务发展报告(2020)》是国内首部专题性语言生活皮书,分领域、分区域、分人群对语言服务发展状况进行调查、记录和研究,以专题报告的方式展示,共分为“特稿”“公共语言服务”“语言教学服务”“语言文化资源传承传播服务”“语言技术服务”和“语言翻译服务”六个部分。


国家语委指导开展“汉语盘点2019”活动
都有哪些热字热词
一起看大图
↓↓↓
091834fnb5zznsb66glmmz.jpg



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微信号:jybxwb)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泰州教育发布」,搜索「tzjywx」即可关注,[阅读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798

帖子

2080

积分

积分
2080
发表于 2020-6-5 20: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瑞雪倾城,我为自己带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史记泰州

GMT+8, 2025-1-11 22:38 , Processed in 0.086309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