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泰州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68|回复: 0

扎根乡土践初心!他们用实干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复制链接]

1165

主题

-3

回帖

815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150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乡村振兴的画卷,需以初心为笔、实干为墨;百姓幸福的答卷,要靠脚步丈量、行动书写。在海陵区的乡土大地上,有这样一群村书记,他们告别舒适、扎根一线,从环境整治到产业破局,从民生实事到品牌打造,用一个个扎实举措,让薄弱村“蝶变”、让好日子“扎根”。

ee16ab6b40989c62509c0883bdad17a0.png
董朋平:以初心为舵,在乡土间勾勒蝶变图景
b9a4bf6968745ea48f05cacc5138ccdb.jpeg

“农村不是退路,是大有可为的出路!”这句笃定的话,是九龙镇张坝社区党总支书记董朋平的行动指南。2013年,他毅然放弃高薪,以后备干部的身份回到基层,把居民的“柴米油盐”当成头等大事。初到社区,他便化身“民情调研员”,协调矛盾、走访群众,在安全生产检查时更是“锱铢必较”,不放过企业消防安全的每一处细节。面对环境脏乱差、道路破损难题,他牵头推进大寨河亮化、彩虹大道建设等项目,累计拆除违建2400平方米,新建步道2千米、停车位200个、公厕7处,改造道路10800平方米,新增绿化15000平方米,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全覆盖。

从“闲差”误解到“实干标杆”,董朋平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创新破解难题,让张坝社区从“杂乱差”走向“美净齐”,在乡土间书写下初心答卷。

翟吉宏:从“后进”到“标杆”,躬身蹚出振兴路
fdfa4356a05bcf951c48d75499a4572c.jpeg

“集体经济不壮大,服务群众就是空谈。”2022年,翟吉宏接任海陵区罡杨镇杨庄社区党总支书记时,面对的是集体经济增收乏力的“烂摊子”。但他没有退缩,揣着笔记本走遍32处闲置场地,在老影剧院的积灰桌椅上画出发展蓝图。

他带着党员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2023年盘活闲置资产让集体增收123.02万元,增幅达40%,2024年改造老影剧院、老农业公司引入企业,让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248.13万元,实现同比翻番。针对信访矛盾突出问题,他组建“杨小为”服务队,把“说理堂”搬到群众家门口,用“板凳议事会”化解宅基地纠纷、用“明白账”解决征地补偿难题,让曾经的“信访大户”实现2024年信访量归零。

如今,杨庄社区从全镇考核垫底的“后进社区”跃升至全镇第一,还摘得“全国老年友好型社区省级建设单位”、“省级健康村社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十村示范、百村整治’示范村”等多项荣誉。翟吉宏用实干证明:只要肯担当,“烂摊子”也能变成“香饽饽”。

杨秋红:破局“三缺”困境,带薄弱村冲刺百万收入
513a1187ff1d34081e55e4b39a6b4747.jpeg

“是他带着咱们从‘没资源、没产业、没收入’的穷窝,走到了好日子!”在海陵区苏陈镇周埭村,村民提起杨秋红,满是感激。2023年前,周埭村还是个“三缺”纯农业村,杨秋红临难而进,把“盘活家底”作为破局关键。

他带着村“两委”摸查资源,2024年争取市级帮促资金60万元建农产品仓储,再拿80万元省扶持资金推进配套项目,与企业合作年获租金16万元;打造“康桥水埭”实践基地,年增收4万元。他推动“小田并大田”规模化种植,试点“水稻—赤松茸”轮作,亩均增收1500元;成立强村公司做“物业服务”,注册“好一埭”农产品品牌,还计划发展“银发经济”与民宿。

在他带领下,周埭村创成江苏省首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集体经济实现“三级跳”:2023年破50万元,2024年达66.38万元,2025年正冲刺“经营性收入破百万”目标。

湛雀:品牌赋能+资产盘活,让野营村集体经济破百万
de04c6226fe7040bcbbc6afebb4fdfff.jpeg

“把‘绿野营兴’打造成野营村的‘金名片’!” 村党总支书记湛雀,用行动践行着这句承诺。大学毕业后,她扎根乡村一线,先后在两个村担任村书记。2023年,她一到野营村,便锁定品牌化发展路径,牵头带领村民开拓创新,成功蹚出了一条增收新途径。

她整合本村优质大米、菜籽油等农产品,推行“统一包装、标准、销售”,亲自对接商超、机关食堂,跑展销会做推广,2024年“绿野营兴”品牌销售额达175.83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首次突破百万元。为激活“沉睡资产”,她瞄准闲置老村部,调研发现村民对红白喜事场地的需求后,推动老村部改造为可容纳300人的宴会厅,计划2025年底启用,既圆了村民“家门口办事”的心愿,又为集体拓宽增收渠道。

从品牌升级到资产盘活,湛雀用“双赢”思维,让野营村走上“产业兴、集体强、村民富”的康庄大道,成为村民交口称赞的“当家人”。

从董朋平的“环境蝶变”
到翟吉宏的“后进逆袭”
从杨秋红的“破局增收”
到湛雀的“品牌赋能”
这四位村书记
是全区基层干部的缩影
他们把“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
把“烦心事”变成“暖心事”
用初心照亮乡土,用实干点燃希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史记泰州

GMT+8, 2025-11-27 17:24 , Processed in 0.07037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