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726
-5
6527
论坛元老
更多Ta的好帖>>
下半年,“稻河有约”——非遗潮玩营以“青少年地方文化探索”为核心主题,推出四期特色非遗活动。从纸鸢承载的童年记忆到早茶蕴含的地域风味,从凤冠点缀的戏曲雅韵到活字印刷的千年墨香,活动让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稻河文脉,传承地方非遗,圆满完成了文化传承的使命。
第一期以“遗韵今辉·童年‘筝’好”为主题,将非遗风筝技艺与青少年童年记忆、地方文化探索紧密结合。活动特别邀请非遗传承人朱万元亲临现场,为孩子们细致讲解稻河地区传统风筝的扎制技巧——从竹篾的筛选与塑形,到契合本地气候的风筝结构设计,再到融入稻河古街剪影的图案绘制,都倾囊相授。
孩子们在传承人指导下亲手扎骨架、糊纸面、绘纹样,当一只只承载着地方记忆与童年创意的风筝在稻河上空翱翔,青少年对本土非遗的兴趣与热爱也随之飞扬。
第二期“广泰早茶·非遗辩味”活动,带领青少年开启一场跨越地域的早茶文化探索之旅。我们带领青少年走进稻河周边的广式早茶店与本土泰州早茶店,近距离观摩虾饺、萝卜糕等点心的精细制作技艺,感受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特色;在泰州早茶店,青少年们化身“非遗小匠人”,在老师傅指导下动手抓制非遗干丝,看着纤细均匀的干丝搭配鲜美的鱼汤面入口,瞬间读懂了泰州早茶“鲜、嫩、细、雅”的独特韵味。
这场“辩味”之旅,让青少年在味觉与实践中深化了对地方饮食非遗的认知,也体会到稻河地区包容多元的文化特质。
第三期“梨园京华·点翠凤冠”活动,为青少年搭建起接触戏曲非遗的桥梁。活动现场,专业京剧老师带来了生动的戏曲启蒙,不仅细致讲解凤冠上珠翠点缀的非遗技艺与吉祥寓意,还手把手教授孩子们学唱京剧经典选段《卖水》。
清亮的唱腔在稻河古街区回荡,随后的DIY非遗凤冠环节更让青少年兴致高涨,大家用彩线、珠饰精心装扮凤冠,将对戏曲文化的理解融入手作之中。这场活动让青少年在唱与做中感受戏曲非遗的魅力,也让地方文化探索增添了浓厚的古典韵味。
第四期“千年非遗 活字印刷”活动,聚焦稻河文化中“墨香传承”的特质,让青少年在动手实践中触摸文字的温度。活动现场,老师结合稻河地区的文人轶事,讲解活字印刷的历史与技艺,随后指导青少年亲手制作活字、排版校队,将与地方文化相关的古诗词精心印制出来。当“稻河烟水绿,古街韵长存”等诗句通过自己的双手跃然纸上,青少年不仅掌握了古老的印刷技艺,更在墨香中加深了对本土文化的情感联结,让千年非遗在青春手中焕发新生。
四期活动始终围绕“稻河有约——青少年地方文化探索”核心,以非遗为载体,以体验为路径,让青少年在与传承人、技艺、文化的近距离接触中,全方位感受稻河地区的非遗魅力与文化底蕴。从动手实践到情感共鸣,活动不仅丰富了青少年的文化生活,更播下了地方文化传承的种子。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史记泰州
GMT+8, 2025-11-25 00:49 , Processed in 0.06833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