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泰州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71|回复: 0

健康科普 | 科学管理儿童体重,让成长更健康

[复制链接]

206

主题

184

回帖

298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84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儿科门诊中,“孩子太胖”或“孩子太瘦”是家长们常问的问题。儿童体重管理并非简单的“减重”或“增肥”,而是通过科学方法让孩子的体重与年龄、身高相匹配,为未来的健康打下基础,以下是关于儿童体重管理的相关问题。

165213rlj0i4jpqp7rkjjc.png

1.先判断:

孩子的体重是否“正常”?

很多家长凭肉眼判断孩子胖瘦,其实不够准确。医学上常用 BMI(身体质量指数) 来评估:

计算公式:BMI = 体重(kg)÷ 身高(m)²

参考标准:结合孩子的年龄和性别,对照儿童BMI百分位数值表(可在医院或正规育儿平台查询)。

应注意:3岁以下儿童更关注生长曲线是否平稳,而非单纯BMI数值。

165214r8osel71e8ee07zo.jpeg


165214z5k1amsz54sak6is.png

2.体重异常的危害,

家长要警惕

无论是体重不足还是肥胖,都可能影响孩子的健康:

肥胖的风险:易引发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问题,还可能影响骨骼发育、免疫力,甚至导致心理自卑。

体重不足的风险:可能伴随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生长迟缓,影响大脑发育和学习能力。


165214mf8ctdccsop2rtgb.png

3.科学管理儿童体重

的3大核心原则

1. 饮食:均衡搭配,拒绝“极端喂养”

拒绝挑食偏食:保证每日摄入谷薯类、蔬菜水果、肉蛋鱼虾、奶及豆制品等食物,不盲目“忌口”或“进补”。

控制零食和饮料:减少高糖、高油、高盐零食(如糖果、薯片、油炸食品),少喝含糖饮料,用牛奶、酸奶、新鲜水果替代。

规律进餐,吃好三餐:早餐要营养(如鸡蛋+牛奶+全麦面包),晚餐不过量,避免睡前吃零食。

165214v0wjrw3vz6e3rxrn.jpeg

特殊情况调整:

肥胖儿童:减少油炸、甜食,增加膳食纤维(如蔬菜、粗粮),但需保证蛋白质和钙的摄入(如瘦肉、牛奶)。

体重不足儿童:在均衡饮食基础上,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和热量(如坚果泥、酸奶),但避免强迫进食。

2. 运动:每天动起来,强度适中

保证运动时间:6岁以上每天至少6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跑步、游泳、跳绳、球类)。

选择孩子喜欢的运动:如骑自行车、跳舞、爬山等,让运动成为乐趣而非负担。

减少久坐时间:控制看电视、玩手机的时间,每次不超过1小时,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后不活动。

3. 睡眠:充足睡眠助力体重平衡

保证睡眠时间:充足睡眠能调节食欲激素,避免因睡眠不足导致暴饮暴食。

规律作息:固定睡觉时间,睡前1小时不接触电子屏幕,营造安静的睡眠环境。


165214eqoe4gzqh448n55z.png

4、家长常见误区,一定要避开

❌ 误区1:“孩子胖是可爱,长大自然会瘦”

儿童期肥胖若不干预,成年后肥胖概率会大幅增加,早管理才能早预防。

❌ 误区2:“减肥就是少吃,甚至节食”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过度节食会导致营养不良,必须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调整饮食。

❌ 误区3:“瘦就是健康,越瘦越好”

体重过低可能隐藏健康问题,需排查是否有消化吸收障碍、慢性病等,不可盲目追求“瘦”。


165214skvezytea4zlg4vk.png

5、家长心态:

耐心陪伴,不焦虑

不贴标签:不说“你太胖了”“你太瘦了”,避免孩子产生心理压力。

全家一起行动:家长以身作则,调整家庭饮食和运动习惯(如全家一起做饭、运动),比单纯要求孩子更有效。

定期监测,及时调整:每1-3个月记录孩子的身高、体重,观察生长曲线变化,若持续异常,及时咨询儿科医生或营养师。

儿童体重管理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家长用科学的方法、耐心的陪伴,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有需要可以去正规医院儿科营养门诊获得科学的健康指导,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健康的轨道上稳步成长!

科室介绍

泰州四院儿科是泰州市临床重点专科,设置独立儿科门、急诊,病区(包含单独的新生儿病房),开放病床近50张。拥有一支技术精湛的医疗团队,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4名,其中硕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在读3名。另外培养过省“333工程”第三层次人才2名。目前设有中医儿科、新生儿科、儿童保健科(儿童生长发育、儿童营养、儿童心理卫生等)、儿内科(小儿呼吸、小儿血液、小儿消化、小儿内分泌、小儿神经、小儿遗传、小儿免疫、小儿传染病等)专科。周一至周日全天有专家或专科专病门诊(儿童血液病、偏食门诊、多动抽动门诊、过敏和哮喘门诊、儿童夜遗尿症门诊、儿童身高促进门诊等)。


专家介绍

165214lno1i1ol81iprm1e.jpeg


刘麒彦

主任医师,儿科主任,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

毕业于扬州大学医学院,曾多次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复旦大学儿科医院、南京儿童医院儿科进修、学习。

现任江苏省医学会儿科分会风湿学组委员,泰州市医学会儿科分会委员。先后在省级以上医学杂志发表近20篇,多次获海陵区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和泰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

从医30年,擅长儿童血液病、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和儿童过敏性疾病的诊治,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疾病也有一定的造诣;近年来又对儿童过敏性疾病、儿童夜遗尿、儿童多动抽动等疾病的研究颇有建树,曾多次在临床实践中诊治儿科罕见疾病,并成功抢救过许多儿科急危重病例。

先后多次被评为医院百姓最喜爱医师、医院先进个人、院十佳医德医风标兵以及泰州市妇幼健康先进工作者。


165215hb15b3gze4hetp99.jpeg


万学龙

主任医师,儿科副主任。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兼职副教授。2001年于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2009年、2020年先后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南京儿童医院进修。江苏省儿科专科联盟肾脏专业委员会委员。先后在《中国实用医药》《中国儿童保健杂志》《临床医药文献》等国家级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多次被评为医院“医德医风标兵”“十佳医师”,2018年被评为“援陕先进个人”、“优秀扶贫协作专业技术人员”。

专注于儿内科临床工作十余年,熟练掌握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熟练应用儿内科各项诊疗技术及操作技能,熟悉儿科常见危重症的急救诊疗常规,尤其在儿童呼吸系统、血液系统(如支原体肺炎、慢性咳嗽、儿童白血病、儿童血小板减少症)以及新生儿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平时经常到社区开展健康讲座,并通过电台、微信公众号进行科普宣传。


165215b8l5w5sz4lsvvtv3.jpeg


丁姗姗

副主任医师,儿科副主任,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兼职副教授。

2006年毕业于南通大学临床医学院,2012-2013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内科和儿童保健科进修学习。2017-2018年代表泰州支援新疆昭苏县人民医院儿科。主持海陵区科研立项1项,在省级期刊杂志发表多篇论文。

熟练掌握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擅长儿童发育评估、多动症、遗尿症的诊治、孤独症的筛查。

先后获得海陵区“十佳医师”、海陵区“巾帼标兵”、泰州援助昭苏先进个人、泰州市青年岗位能手、泰州市第二届“百名医德之星”等荣誉称号。


165215rzcecm1p8hmjnwvp.jpeg


沈广娥

副主任医师,小儿内分泌科主任。南京医科大学本科毕业。2001年在南京儿童医院儿内科进修; 2007年单独去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小儿内分泌科进修,从医30多年,熟练掌握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治。

擅长儿童矮小症和性早熟的诊治,并于2008年在泰州市率先开展,2010年起与上海瑞金医院小儿内分泌科陈凤生教授共同在我院开设儿童矮小症和性早熟的专科门诊,明显提升了小儿内分泌疾病的诊治能力,每年受邀参加全国小儿内分泌、遗传性疾病的相关会议,紧跟小儿矮小症和性早熟的前沿和发展。近年来对上千例矮小、性早熟儿童进行了诊治,规范治疗数百例儿童,普及了矮小症和性早熟相关的科普知识,受到了泰州及周边患者和家属的好评。在省内外杂志发表文章多篇。


165215hbiokj664ddk4dvc.jpeg


殷军民

副主任医师,安徽理工大学兼职副教授,2005年毕业于徐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2013年-2014年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进修普儿科及呼吸科。

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十余年,熟练掌握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治,能够熟练开展儿童肺功能、呼出气一氧化氮等诊疗项目,擅长儿童哮喘、支气管肺炎、重症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先后多次评为院十佳医师,2020年评为援陕先进个人,2021年评为泰州市优秀扶贫协作专业技术人员。近年来在省级及国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165215fbotkxbs1tosvjfn.jpeg


陈进华

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一直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015年曾在复旦儿科医院神经内科进修。

熟练掌握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的诊治。


165215phcpowhfpwn37po7.jpeg


花梅娟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2011年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熟练掌握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擅长儿童哮喘、慢性咳嗽、支气管肺炎、重症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史记泰州

GMT+8, 2025-8-28 23:42 , Processed in 0.06862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