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6日是第11个“中国房颤日”。 很多房颤的病人发生房颤后往往是不知所措、迷茫、无助、恐惧,当然也有一部分不以为然,终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甚至造成脑梗后才就诊。以下给大家详解房颤的相关知识,让广大患者对房颤有个正确的认识,并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正常人的心脏有四个腔,即右房、右室、左房、左室,窦房结(位置在右心房的外上方)是整个心脏的指挥部,它发出“命令”,依次传达命令给心房、房室结,最后到达心室,指挥整个心脏,使心房和心室有序协调的收缩舒张运动,保证心脏有效的射血。心房里同时有很多的捣乱分子。每个“坏蛋”都由着自己的性子随意喊号子,并且使自己周边的一部分队员跟着它的节奏,最终整个心脏都乱了套,心电图上表现为心房跳动的波不是正常的时候有规律的“一下接着一下”,而是在颤动,颤动的频率可以达到300-600次/分。这也就是“心房颤动”的由来。 房颤就是因为在心房里有很多的兴奋灶存在造成的。但这些兴奋灶是怎么来的呢?虽然经过了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但是关于房颤的发生机制,目前还没有完全明白。然而我们对于房颤的诱因已经比较清楚的。许多疾病可增加心房颤动的风险,并增加心房颤动并发症。目前已明确与心房颤动相关的因素有年龄、肥胖、吸烟、酗酒,与心房颤动相关的疾病包括高血压、心力衰竭、瓣膜病、心肌梗死、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肾病、甲状腺疾病和睡眠呼吸暂停。控制和治疗这些因素可能减少心房颤动的发生、发展及并发症。这样看来,很难说清楚房颤到底是哪一种原因造成的。 房颤往往是年龄、基因、高血压、精神因素等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国是房颤大国,据估计我国有超过800万的房颤患者。房颤可使脑卒中风险增加5倍,20%以上的卒中归因于房颤。据统计,非瓣膜病性房颤病人脑卒中发生率是正常人的5-6倍,瓣膜病房颤脑卒中发生率是正常人的17.6倍,而且房颤引起的脑卒中后果往往更为严重。 预防房颤卒中,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是房颤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中国房颤患者多、发生卒中比例高,但使用口服抗凝药治疗的比率仅21%,原因是不少患者因为高血压或其他原因不能耐受或不愿服用抗凝药物。事实上房颤的确可以使脑栓塞的风险增加,但是只要充分的正确的抗凝治疗(华法林、利伐沙班、达比加群),是可以预防大部分的脑栓塞的。 很多病人在得知自己有房颤后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还有一些病人确不以为然,任由病情发展。只要我们科学的分析病情,寻找最佳的策略,房颤是可治可防的。 对于房颤的治疗,其实治疗方案选择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核心的部分。因此这部分内容比较长 ,希望大家能有耐心看完。 任何治疗手段都是有一定的副作用的,如何选择治疗策略,关键是在疾病的风险、治疗措施(药物、手术)带来的获益和风险之间做一个全面的评估和权衡。有时候医生跟患者开玩笑道:医生就像是做生意的,只做“赚钱”的买卖。只有获益大于风险的治疗措施,才是“赚钱”的营生,医生才会采用。而风险大于获益的治疗,是“赔本”的生意,医生不会采用。后边所有的治疗措施的建议,都是秉承这一原则。 房颤的治疗根据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合并疾病,不同的病因,不同的患者治疗需求,均有不同的方案,在对于阵发性的房颤的患者,导管消融有更好的治愈率,早期的导管消融可以减少房颤相关性心衰,可以减少心房的进一步重塑,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卒中的风险,以及可以减少患者长期药物治疗的情况;针对老年的基础心衰重的患者,主要是进行心室率的控制及房颤卒中风险评估及预防治疗。 泰州四院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专科针对房颤患者均进行个体化评估及规范化治疗,可以将房颤患者的获益风险比最优化。针对阵发性房颤患者,我院开展了冷冻球囊的消融治疗、左心耳封堵术、微创“梅氏”消融术,为房颤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内科主任医师,大内科主任。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泰州市海陵区213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泰州市医学会危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泰州市起搏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心血管临床工作20余年,多次在上海,南京等三甲医院进修学习,擅长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治疗,较早开展心脏介入手术,每年主持心脏介入手术300余台,在国家,省级杂志上发表论文十余篇,获得“泰州市文明职工”“泰州市医德楷模”“泰州市红十字志愿者”“海陵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及“海陵区十佳创新标兵”“海陵区青年岗位能手”“海陵区十佳医师”等荣誉。 擅长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治疗,较早开展心脏介入手术,每年主持心脏介入手术300余台。 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安徽理工大学兼职教授。泰州市311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才。 毕业于江苏大学医学院,先后在江苏省人民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南京鼓楼医院心内科进修学习,取得了冠心病介入、心律失常介入手术资质。 现任泰州市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脏联盟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江苏联盟委员,中国心脏联盟基层居家心肺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在省级以上期刊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6篇,其中SCI论文2篇。 多次获得市级优秀论文奖、区级科技进步奖奖项。先后获得院内“十佳技术创新能手”“十佳优秀管理者”“海陵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
擅长难治性心衰及心脏介入治疗,能开展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独立开展永久起搏器植入术500多例。开展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1000余例。
内科主任医师,CCU主任,2000年毕业于包头医学院临床专业,2013年中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在辽宁本钢总医院三甲医院工作12年,2010年到2013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师从我国著名介入专家、盛京医院心内科主任庞文跃教授,在冠脉介入和先心病介入方面掌握了新的技术和方法;从业多年来,先后作为术者完成冠脉造影1000多例,冠脉支架50多例,作为第一助手完成射频消融术和起搏器植入术各200多例,先心病封堵术200多例,积累了丰富的心血管临床经验;曾获得辽宁省本溪市科技进步奖,先后发表国家级论文3篇;于2017年作为海陵区人才引进到我院心内科工作。 擅长冠心病,心衰,高血压,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熟练掌握冠脉造影及支架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射频消融术,冠心病诊断治疗及心梗溶栓及抢救心肺复苏,心衰的抢救及治疗等技术。 擅长心内科多发病、常见病、疑难病例的诊断及治疗。能进行临时、永久起搏器安装及调试、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协助进行心脏介入治疗、电生理检查与治疗等。 副主任医师,主任助理,东南大学医学硕士,213工程”培养对象,曾在徐州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血管专业学习、进修深造。 长期从事心血管临床专业多年,专研于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高血脂、慢性心衰、心血管危重症等领域诊断治疗,掌握心律失常介入器械治疗、冠脉介入治疗,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副主任医师,2005年毕业于锦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12年在沈阳军区总院心内科进修,并取得全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资质;从事心内科工作13年,临床经验丰富。发表核心期刊、国家期刊等论文近十篇,获得海陵区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擅长心内科多发病、常见病、疑难病例的诊断及治疗,能熟练进行心脏临时起搏器、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等介入操作。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泰州四院」,搜索「gh_d8500fc23025」即可关注,[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