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2574
2892
8366
近年来,城北街道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贯穿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一条红线,积极打造区域化党建品牌“同在城北家+”,抓好组织体系融合、工作机制融合和服务活动融合,画出基层治理工作提质增效、赋能升级的最美“同心圆”。
抓组织体系融合,让基层治理的“家底”“富”起来
为了让基层治理的“家底”雄厚起来,城北街道进一步健全完善“同在城北家+”的组织体系,为了让基层治理的“家底”雄厚起来,城北街道进一步健全完善“同在城北家+”的组织体系,形成由街道党工委牵头的“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X”“基层治理共同体”,推动各级组织的资源、管理、服务向基层下沉。目前街道“大工委”成员单位由去年的11家,扩展为现在的16家,涵盖机关事业单位5家、学校4家、银行2家、重点企业5家。
社区层面,通过“大党委”机制,吸纳辖区所有组织和单位,有效地实现资源的上下贯通。如,东街社区将区妇联、中国银行城中支行、金鹰商贸、麦创空间、生松船务、业委会、物管企业中的党员干部吸收到“社区大党委”委员队伍中来,相互参与社区建设等重大事项的研究和部署。截至目前,12家社区聘任“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43名,已认领共建项目52项。在文明城市创建、群防群控疫情阻击战等基层治理重点工作中,社区通过“大党委”机制,调动行业及机关部门党员干部近550多人下沉社区,认领政策宣传、摸排调查、志愿服务等10多类服务岗位。
抓工作机制融合,让基层治理的“内力”“强”起来
工作机制理顺,基层治理才能高效。街道“大工委”创新建立“党员联育”、“活动联开”、“发展联谋”、“人气联聚”、“治理联抓”、“文明联创”、“实事联办”、“疫情联防”等“八联”工作机制,每年共同梳理推进基层治理“项目清单”20余项。如,在街道“书记项目”“破解‘依食住行’难,打造‘为老服务圈’”实施过程中,“四人医”认领向老人普及健康养生宣传以及为特殊老人群体提供针对性、个性化的诊疗服务等子项目;大浦小学认领孝老敬老爱老文化宣传项目。
社区“大党委”探索建立定期议事、双向服务、重大事项决策等多项制度,将“大党委”建设与社区网格治理有机融合,实行资源配置进网格、岗位服务进网格、党员活动进网格。针对部分老旧小区物业服务水平不高、物业服务管理纠纷较多等短板问题,社区党组织牵头搭建了网格党支部、物业公司、业委会、共建单位、社会组织等组成的红色物业联盟,做到“难事大家好商量、难事大家商量好”。东街社区将翡翠城小区的服务中心作为党员学习教育和“红色物业议事”的共享空间,将党员教育管理与居民自治结合,解决了电梯加装、充电桩建设等社区民生实事10多项,北山社区在红色物业联盟协调下,高效完成了稻河湾小区37号楼绿改停项目。
抓服务活动融合,让基层治理的“温度”“升”起来
为积极回应居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城北街道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睦邻点、驻区单位活动场所等阵地资源,联合开展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点单式”服务活动,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彩衣社区根据居民服务需求引进中医院国医馆、樊登读书凤城服务中心等优质第三方力量开展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项文明活动,社区“老年大学”天天满场,人气爆棚。
演化社区通过建设“红飘带亲情家园”工作室,培育了“红团联盟”志愿队,引进社会组织,开展“红帆六助”活动,常态化提供居家养老、心理疏导家政保洁等服务。大浦社区将“党建联盟润万家”社区服务品牌的打造和“放亮”项目有机结合,联合大党委成员单位、社区团体,对位于新华巷邻里中心的“爱心洗衣房”提档升级,打造更多服务团队,为失能、独居、空巢、重病、残疾老人,提供上门收衣、无偿洗衣、晾晒烘干、送衣上门等服务。
下一步,城北街道将紧扣《海陵城市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十条标准》,依托“同在城北家+”党建品牌,完善多元参与、整体联动、居民自治等举措,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史记泰州
GMT+8, 2024-12-28 17:28 , Processed in 0.07807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