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类竞争性活动中,难免会有输赢,有的孩子能够坦然面对,并学会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有的孩子却无法接受失败,一输就哭,一哭就闹。而这种情况下,不少父母会指责孩子,说孩子“输不起”“没出息”等等。
有些孩子在外界碰了壁,就会产生“输不起”的态度。孩子输不起究竟是谁的错?面对输不起的孩子 ,父母应该如何正确应对并加以引导?一起来看看吧~
江苏省兴化中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兴化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专家组成员,兴化市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站成员,先后被评为泰州市第五期“311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泰州市教坛新秀、兴化市十佳德育工作先进个人。
1.什么是失败?
失败,指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同“成功”相对。也指被对方打败,输给对方,同“胜利”相对。
2.孩子为什么会害怕失败?
(1)否定自我;
(2)加剧焦虑和恐惧;
(3)阻碍行动。
3.父母的哪几种行为可能会导致孩子害怕失败?
(1)父母自己害怕失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2)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常以结果来评判孩子。
(3)父母爱攀比,可能会扭曲了孩子的价值取向。
小天是一名初一的女生,小学六年里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自从进入初中以后,小天每一次测验的成绩都往下掉。小天学得比小学更用功,周末的时间也全部用来写作业、做练习,可成绩就是没有好转的迹象。小天自己也觉得很委屈,周一下午最后一节课后,得知测验成绩的小天回到家后,刚刚拿起筷子吃饭,妈妈就打听成绩,小天的眼泪就如断了线的珍珠直往下落,任凭妈妈怎么说,她就是哭个不停,妈妈气得也吃不下饭,把筷子一摔,气愤地说:“不就一次测验吗?考不好有必要在家里哭个没完?有时间在这儿哭,不如好好去反思怎样把成绩考好了!”
小天妈妈认为,孩子成绩不理想,自己心里也很着急,可学习上的事,家长哪帮得了什么忙?
作为家长,我们要试着去认同孩子产生的这些情绪,并且还要竭尽所能,帮助他们疏解这些情绪,为孩子筑起面对失败的温暖缓冲带,而不是激发更为强烈的消极情绪。
当孩子面对失败出现情绪,比如难过、无奈,愤怒等,希望家长可以试着在情感上给予支持与认同,而不是讽刺或是训斥,感同身受地表达对孩子的理解,帮助他们把这些消极的情绪排解出来。打败孩子的不是问题本身,而是因失败产生的消极情绪。
小文妈妈可以试着这样和小文交流:“这次考试没考好,你的心里一定很难过。”“我知道你之前付出了很多努力,对这次考试抱有很大的希望。”“如果换成是我,我也会和你一样难过。”“你想和妈妈聊聊吗?还是想一个人待一会儿,我就在旁边,你可以随时叫我。”
乐乐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只能赢不能输,父母也因此很头疼。就拿学校期末体育测试来说,乐乐的强项——跳绳项目因为中途断了一下没能拿到全班第一,整个寒假乐乐就在家里纠结此事难以释怀。寒假期间,冬奥会在我国举行,孩子因为喜欢体育,爸爸就经常陪着乐乐一起看比赛。乐乐爸爸巧借和孩子一起观看冬奥比赛的机会,成功地帮助了孩子学会正确地面对失败。
作为家长,我们要学会:
1.让孩子看到“赢”背后的“努力”过程;
2.让孩子走进“失败”,向失败者致敬的同时接纳失败;
3.分析失败,帮助孩子学会合理归因,从失败中找到方向。
网友提问:我的孩子今年五岁,现在上幼儿园小班。今天放学接孩子时就发现她闷闷不乐,回到家一问,孩子哇哇大哭了起来,说身边的小朋友不和她一起玩。请问我们该怎么办?
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越挫越勇,如果孩子因为一次失败就不愿意再次挑战,父母应当立刻给予重视并引导孩子正确理解得失。
接受自己的不足,帮助孩子远离“输不起”的坏情绪。此时父母的引导也会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孩子未来的生活有着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