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卢超群在护理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同时还注重科室集体的进步,她定期对科室人员进行理论与操作的培训、组织科室护理查房和护理疑难病例讨论,不断向大家传授最新护理指南,协助科室相继开展了俯卧位通气、血液灌流等一系列新项目。
患者陈奶奶因重症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入院救治,该疾病是由严重创伤、休克、大手术、严重感染、误吸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一顽固性低氧血症为显著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致死率高。
陈奶奶插了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但是患者血氧饱和度只有78%,目前最主要的措施是纠正患者的低氧血症,而俯卧位通气可降低重度ARDS患者病死率,主任当机立断给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
这是科室实施的第一例俯卧位通气,卢超群在专科学习期间已经熟练掌握这项护理技术。根据患者耐受性俯卧位通气时间可以长达十几个小时,身上会有各种各样的管路,翻身过程中患者会出现导管意外脱管、堵塞、皮肤压力性损伤、神经损伤、面部水肿等并发症,所以实施这项护理操作并非易事,并且需要一些特殊的减压工具,比如凝胶垫,而科室是第一次开展,缺少相应的减压工具。
这时卢超群突然想起之前科室有几块海绵垫,可以根据之前在外学习看到的减压工具自己制作一个,于是立马找出海绵垫,根据患者体型制作了上半身减压工具和头部减压马蹄形枕,并细心地利用棉布将每个边边角角包裹好,保证平整。制作完成后迅速准备好其它工具,组织好人员,并进行详细讲解和分工,卢超群站在病人床头,其它人分别站在患者病床两侧,评估好患者病情和管路下达口令,将病人翻成俯卧位。评估病情、整理管路、检查受压部位、减压垫调整到最佳位置……做完一系列操作,陈奶奶的血氧饱和度上升至85%、90%……患者的低氧血症在慢慢好转。
为了减少俯卧位这个操作带来的一些并发症和增加病人的舒适度,卢超群专门护理陈奶奶,将奶奶手部的约束解除,利用自制的马蹄形枕,悬空眼部、口插管、抬高头部,避免颜面部水肿、受压、损伤神经。每半个小时就给她调整头部的位置,由于体位的原因,陈奶奶气道和鼻腔的分泌物增多,一会儿就要清理,也很难清理,每次吸痰,卢超群都要单膝着地,尽量倾斜上半身,清理完分泌物,更换头部的护理垫保证病人的清洁,同时调整软枕的位置,在保证病人俯卧位的同时用三角枕垫高病人一侧的身体,改变受压部位。每半个小时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很快就到了下班时间,但是由于接班的护士并没有俯卧位通气的经验,卢超群毅然决定留下来继续护理陈奶奶。一直到陈奶奶俯卧位结束,整理好病人卢超群才下班离开,那时已经是深夜了。之后又进行了几次俯卧位通气,最终陈奶奶成功脱机并拔除口插管,康复出院。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卢超群毅然坚守在临床护理工作的第一线,用平凡而朴实的行动诠释了一名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天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