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像 瞿秋白2009年当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走进位于江苏省常州市的瞿秋白纪念馆,在东侧游客中心“怀霜社”里,第一眼就看到瞿秋白的名言——“我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 瞿秋白,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奠基人之一。 1899年1月,瞿秋白出生在常州,1917年秋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1921年5月,瞿秋白在莫斯科加入联共(布)党组织,1922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3年1月,瞿秋白回国后担任《新青年》等刊物主编,发表大量政论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国情,考察中国社会状况,论证中国革命问题,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作出开创性贡献。 1925年1月,瞿秋白在党的四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后来,在党的五大、六大,他均当选为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1927年8月,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急关头,瞿秋白主持召开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重要贡献。会后,他担任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常委、主席,主持党中央工作。 1931年1月,瞿秋白遭受王明“左”倾错误路线迫害,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此后,他到了白色恐怖笼罩的上海,和鲁迅并肩战斗,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 1934年2月,瞿秋白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委会委员、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等职。中央红军长征后,他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 1935年2月,瞿秋白在福建长汀被国民党军逮捕。6月18日,他坦然走向刑场,饮弹洒血,从容就义,时年36岁。 毛泽东高度赞扬瞿秋白:“他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