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期让孩子来到社区参加一些平时无法接触到的知识活动,感觉非常有意义,同时也能交到好朋友。”城北街道通姜社区一位家长在填写需求问卷时说。 城北街道各社区根据居民需求,在活动“课表”上开设了大量的青少年活动课程,为保证活动质量,城北街道各社区以“四化”圈住“小粉丝”,在提升孩子综合素质、涵养孩子品格情操的同时,促进了孩子家长与社区的沟通和互动,实现聚人气、聚人力、聚人心的效果。 各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从孩子成长需求和兴趣出发,挖掘内部资源和链接外部资源开展活动,彩衣、赵公社区邀请社区民警、社区医务人员、消防专业人士担任“社团老师”,围绕饮食安全、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预防性侵害等安全问题,开展“少年安全社区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稻河、演化等挖掘社区党员艺术“能人”资源,开展“我当小主持人”和硬笔书法培训;通姜社区引进“杨帆工作室”“泰乐家”开展“绘画”和手工制作活动;大浦社区联合海陵区武术协会开办了少儿武术培训班。 每场主题活动时间一般为1-2小时,活动结束后,有的孩子家长还未下班这段时间怎么办?社区绝不是敷衍了事,而是精心费力的策划好每日活动,不少社区做法是每天主题活动结束后,由社区工作者和大学生志愿者牵头组织开展“读书1小时”“作业互检”“动画欣赏”“配乐朗诵”“身边的科学”“体育活动”等,填补主题活动以外的空余时间,让孩子在在丰富的活动体验中收获知识、技能和快乐。 为了让孩子养成服从安排、守纪律的习惯,社区志愿者与孩子们“约法三章”,立规矩、强纪律,同时建立积分奖励机制,根据他们参与活动、完成任务情况获得相应的积分奖励,用来兑换小文具、小玩具、套圈游戏次数等奖励,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确保活动的参与率,促进青少年相互配合、勇于竞争、踊跃表现。 各社区建立了活动家长微信群,每日通过微信发送活动图片、小视频,让家长了解活动安排和孩子表现实况,同时提出改进的要求和建议;社区根据反馈,及时优化活动细节。活动中期,社区还以“意见反馈单”的形式专题搜集家长的感想和意见,以便调整和完善后续的活动安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