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2020年姜堰区第一期重点网络舆情督查和评估会议在区政府三楼召开。作为受邀的媒体代表,我全程参与了现场督查、会议讨论、媒体提问和部门落实过程。会议的发言和提问节奏控制的非常好,既客观点出了民生问题的利害性,又综合反映出个别现象的普遍性。会场上既出了汗,又红了脸,也推动和落实了网络舆情的处置和善理。所以,我评价这是一场非常有必要,有成果,有价值的评估会议。
会前,我们对网络反映的社情民意的诉求进行了实地走访。其中涉及到的舆情重点有四个方面:
我们来到了马厂小区,实地查看了舆情反映之后的处置状况。现场大量的违章搭建目前已全部清除,网友反映的问题基本得到落实。
城区五星桥水体污染也是网友非常关注的问题之一。水体暗黑发臭,周边群众反映强烈。信息发布到论坛后,引起群众广泛共鸣。在现场,我们看到河道内正在开展清淤工作,水利部门将对网友反馈的问题逐一排查,立行立改。......
在会上,根据四点问题,结合相关街道乡镇,对网络反映的类似问题进行了一对一的过堂。当着所有媒体的面,对网络反映的问题进行整改答复,最后由媒体不记名打分。有意见的的部分,既可以现场提问,也可以测评的时候补充建议。 我在交流发言的时候,对水问题整治提出了几点让相关部门流汗、辣脸质疑。
1)河道的河长牌的日常功能有没有体现出来?为什么问题不是河长日常每日一巡出来的,而是网友反映到网上,才重视起来? 2)常态化的管理和治理有没有相应结合起来,管的动作在哪里?治的方针在哪里? 3)有很多历史遗留的问题,有没有长远的规划和行动?是三年,还是两年?反复治标的问题上有没有考虑治本的必要? 4)河道治理有没有让群众参与进来,群众反馈的诉求向哪里反馈,平台在哪里?难道都要等网络去曝光吗? 在提出质疑的同时,我同样也给足了相关的建议,并对其他的一些问题也给予了补充性的点评。
过去,我们的网络环境是什么样的:网络反馈一个问题,涉及到相关的部门,然后通过网络把问题转交到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到网络上去安抚一下网民,或回复一下就结束了。 而群众并不是需要你的答复而是整改行动,往往答复得都是冠冕堂皇,而真正实施起来又是矛盾重重。涉及到多部门的问题,更是相互推诿扯皮,相互传球、踢球。网络舆情督查评估的机制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正是有了舆情评估这个平台,大家抓住重点问题,协同处置。本来群众反馈的问题或许会遇被来回踢皮球,而到这个会上,相关责任部门领走,限期整改,落实反馈后再回头看一看。遇到问题不回避,处理问题不拖泥带水,这才是为民执政最好的态度。发现问题能够及时的处置好,是最好的粘合剂和安抚丸。姜堰区委区政府把网络舆情看作为群众对部门基层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反馈的窗口。去年,我为重点舆情督查评估平台点赞,今年我为平台每一次运行叫好。因为,借助此平台的功效,确确实实为群众解决了不少的难题。网络的舆情问题是盖不住的,也藏不了的,人民群众的眼睛也都是雪亮的。只有正面面对问题,着手去处理问题,才是人民最迫切的希望的动作。墨守成规地被动促进,不如站出来主动解决问题。姜堰网信办把这项工作变成了网络民生问题治理的常态化动作,我希望这样的工作开展的越多越好,越频繁越好。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狗眼看泰州」,搜索「gyktz0523」即可关注,[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