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泰州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8022|回复: 0

与“善辩”的学生交流,我市这位老师的高招值得借鉴

[复制链接]

1096

主题

1183

帖子

3469

积分

积分
3469
发表于 2020-5-25 14: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问教


在班级管理中,可能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虽然我们完全知道一些学生的违纪是有问题的,但孩子逻辑没毛病的解释常常会给你出一道难题,让你一时语塞,找不到教育关键切入点。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这位老师运用平行教育理论的做法或许可以给你一些启示,一起看看吧~~


142059hx3h8uqzskir5kru.jpg

沟通是打开心灵之窗的钥匙。如何实现有效的师生沟通,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在以往的教育实践中, 师生间有效沟通的成功案例可谓不胜枚举。甚至,哪怕是一次教育的危机都可能是一次绝佳的教育契机。通过偶发事件挖掘教育因素是一种技巧。笔者以一次偶发事件为例, 借用马卡连科的平行教育理论,谈一点师生巧妙沟通的粗浅看法。


缘起

“断章取义”难驳



刚开学没几天,就有学生向我反映:班里学生林××沉迷于一本名叫《十宗罪》 的小说,上课偷着看,中午占用午睡的时间看,更有甚者, 他还在班里大肆宣讲书里凶杀案的情节,少数学生被他鼓动,也加入了偷看的行列。但是由于只是学生反映, 我没有真凭实据,暂时奈何不了他,只能一直等待时机,老话说得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又是一天午休时间,林××又在废寝忘食地看《十宗罪》,被我抓了个正着。我心里暗暗窃喜:今天终于逮着你了,这下“人赃俱获”,没话说了吧。就在我得意扬扬之际,林××猝不及防地来了一句:“老师, 这本书是语文老师允许我们看的, 书里的很多叙事手法可以用在平时的写作中。”好小子,一下子就给我一个下马威,让我一时无法回击。“语文老师允许看的?你确定?我会向语文老师核实的。”他眨巴着无辜的小眼睛,肯定地点点头。这一回合看来是我太“轻敌”了,反而落得个“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下场。


我心想:此时不宜恋战,待我细思量再重拾旧山河。于是,我轻描淡写地对他说了一句:“你先回去,书先放我这儿,等我研究研究再做处理。”等林××走后,我赶紧给语文老师打电话询问这件事, 语文老师透露了这样的信息:“一次语文课上林××在看《十宗罪》,不好好听课,我当时批评了他,说这本书不适宜青少年看, 如果这本书有什么可以借鉴之处的话,就是它的叙事手法还不错,写记叙文可以借鉴, 但是我肯定强调了它的危害性的。 ”好小子,竟然跟我玩“断章取义”!可是,怎样才能让他乖乖地接受我的教育呢?我一下子犯了难。


142059qmmzum7p3oc3yhok.jpg


进展

“平行教育”可行



对于青少年的一些叛逆行为, 如果一味地禁止只会产生“禁果效应”。由于青少年处在特殊的发育时期,通常好奇心重,逆反心理强。如果把不好的东西当成“禁果”,只会人为地增加它对学生的吸引力, 你越是不让做的事他越是要冒险尝试。因此, 此事宜疏不宜堵。就在我苦苦思索、一筹莫展之际,我突然想到了马卡连科的平行教育理论,正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平行教育理论是由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提出的,他认为“全部的教育过程应该是在‘通过集体’ ‘在集体中’和‘为了集体’的原则下进行的”。这就要求班主任学会通过教育集体影响个人,通过教育个人形成集体。 虽然看这本书的起始者是林××, 但是这本书已经在整个班级里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怎样消除这种影响,单单教育林××一个人肯定不行,必须采用“标本兼治”的方法才能消除这件事产生的不良影响。


于是,我再一次找来林××,跟他说:“下周一我们准备召开一次《十宗罪》主题阅读的班会活动。你是这本书的忠实粉丝,我想让你写一篇读书心得,深入剖析《十宗罪》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写好交给我审阅一下,然后由你作为主要发言人,主持这次班会,你觉得可不可以?”林××本以为我是来找他“算账”的,谁料我却反其道而行。他在经历了一系列心理斗争后点了点头。第二天,他把读书心得交给我, 从正反两方面详细剖析了《十宗罪》对青少年可能产生的影响,看来这个孩子是下了功夫的。我们单纯地认为这本书对学生来说是洪水猛兽, 看来是冤枉了这本书,也冤枉了学生。一刀切的做法,只会导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结果

“阅读生态”重构



周一的班会如期而至, 林××当众朗读了他的读书心得。他说:“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书前面的序, 作者说他会使用血迹斑斑的语言和锈迹斑斑的文字, 从被人遗忘的天天踩着的铺路石下汲取营养, 来完成这部将在地狱和天堂同时畅销的书。我一下子就被这样的文字吸引了,听起来好了不起,好有勇气,好有人文关怀,感觉像是一本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通过刑侦案件揭露社会黑暗面,拥抱灰色人群的书。


虽然,我如痴如醉地读这本书,但是读得越多越觉得害怕,书里面描写的东西太阴沉。 每个案子都扯上了贫穷、压迫、底层、心理扭曲、对社会的不满,将一些负面情绪故意渲染、夸大给读者看。仿佛这个社会充满了阴暗,官员一定贪污腐败,城管一定可恶、 欺负小贩, 凶手永远可怜甚至情有可原。还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独立的世界观的学生,千万别看这本书。”最后他还不好意思地说了一句:“今天,借着这样的机会,我想跟班主任道个歉, 我利用了语文老师说这本书的叙事手法可以借鉴这句话, 把它当成我光明正大地看这本书的理由。我也想跟同学们道个歉,因为我带了一个不好的头,煽动大家去看这样的书籍。”林××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大家为林××的深刻认识和自我反省而喝彩。


接着, 他还倡议大家应该阅读健康积极的书籍,多读名著。中学时期是青少年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不应让那些消极、负面、恐怖的信息荼毒大家的心灵。 在他的倡议下,同学们自发拟定了《绿色阅读承诺书》,每个人都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班里还有几本类似的书籍也由学生主动交给了我, 让我监督大家,班里的阅读生态又恢复如常了。


142059cl3h2nsuzr5bo232.jpg


反思

“目中有人”真谛



通过这次阅读风波, 我对林××的教育摆脱了以往的简单粗暴:以教师的权威加以强制性的压服。替而行之的是利用马卡连科的平行教育理论, 通过对林××这一个体的教育转化,用个体的正能量来教育集体、影响集体。从这件事中,不仅林××深刻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而且引领整个班集体向上、向善的风气。在他朗读读书心得的过程中,学生集体学到了辩证地看待人和事, 从事件中汲取养分,理性思考。比如对不同的书籍如何辨别,能提高辨别不同质的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腐朽、落后文化的能力。对班主任来说,一次突发的事件,可能恰好是一次教育的契机。


在这次事件的处理过程中, 我跟林××的沟通摒弃了讲大道理式的说教,最终,把与学生个体的沟通转化成与学生集体的行动对话,因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时至今日,回顾这一事件,依然有种“如沐春风”之感,深深体会到李镇西老师所坚持的“教育应该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这句话的深意。


任何一位优秀的班主任都应该成为一名出色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 荀子《劝学》中有这样一句话:“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作为与学生的心灵打交道的班主任来说,如何将教育学中的教育理论和心理学中的心理效应应用于我们的教育工作中, 是一个长期的课题,也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程。


142059vea9bbu8h5c9pbau.jpg

(本文作者丁秀美,江苏省口岸中学政治教师,曾获“泰州市教学能手”称号)



来源 :《泰州教育》杂志2020年第1期,原文标题有改动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泰州教育发布」,搜索「tzjywx」即可关注,[阅读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史记泰州

GMT+8, 2025-1-11 20:08 , Processed in 0.08202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