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地进入逐步复工状态 越来越多的人回到了工作岗位
办公场所许多被忽略的地方 都可能是病菌的“聚集地” 哪些地方最容易“藏毒”呢?
电脑键盘是最容易隐藏细菌的地方。一节目曾做了一个实验,节目组配备了一个专业检测仪器,来检测肉眼看不到的细菌数值,数值越高表明被测物体越脏。为了判断物品的干净程度,节目组首先提供了两个参考样本:刚擦过的桌面数值显示为150(RLU),认真清洗过的手掌为2000(RLU)。而肉眼看上去很干净的电脑键盘,检测结果数值高达36240(RLU)。如果是没有清洁过的键盘,这个数值可能会更高。 美国计算机培训机构CBT Nuggets的研究人员曾做过一项研究,从办公室5种常用物品上取样,包括电脑鼠标、键盘、触控板、手机和出入证,检测上面的细菌数量。以每平方英寸(约为6.45平方厘米)面积上的菌落形成单位(CFU,表达活菌数量的单位)作比较,检测结果发现,键盘上有354.3万个CFU,排在第二位,而细菌最多的,则是出入证,单位面积上有462万个CFU。由于出入证经常用手抓,但是很少有人对其进行清洁,所以细菌数也非常高。门把手也是微生物藏身处之一,上述节目同样检测了门把手上的细菌数量,检测结果甚至高于键盘,细菌数高达42353(RLU)。早在2月初,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疫情监测中,就在一名确诊患者家中门把手上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因此也提示应更注意手卫生。
指纹考勤机作为许多公司必不可少的存在,由于每个人都需用手直接接触,因此也就成为了不可避免的“细菌收藏机”。一项2013年发表在《中国消毒学杂志》上的研究对医院指纹考勤机污染状况调查发现,手污染是造成指纹考勤机污染的主要原因,调查检测医院15台指纹考勤机,荧屏表面全部有病原菌,细菌污染率为100%。
那该如何防护?中国疾控中心、北京市疾控中心等机构都曾发布“新型冠状病毒办公场所预防指南”,对办公场所的防护方法给出建议。手每天都在接触各种东西,也最容易接触各类病菌,上述最易藏有各类病菌的地方,也都是手最容易先接触的地方。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防护建议中,第一条就是洗手。工作时,接触办公室中的许多物品,如打印机、门把手、饮水机等,触摸这些物品后再用手摸口鼻、眼睛等部位,可能感染病毒的风险都是非常大的。因此几个时刻必须洗手:刚到单位时;吃东西之前;从电梯间、食堂等人多的地方回到办公室;摸过公共区域的物品后;上厕所前后;咳嗽、打喷嚏不小心用手遮挡后。在密闭的办公室里,不论是否与同事交流都要戴好口罩。要注意鼻夹侧朝上,一般医用口罩深色面朝外或褶皱朝下,使口罩充分贴合面部。用餐时,把口罩和鼻子嘴巴接触的那一面向里对折,放入清洁的自封袋里,以防二次污染。每天接触的桌面、鼠标、办公桌椅、文件夹等各种的大小物件,都是细菌和病毒容易藏匿的地方。可以用75%的医用酒精或者酒精棉片对手机、鼠标、键盘等常用小件物品进行擦拭消毒,如果可以,建议每天都擦一遍。在密闭的环境中,病毒浓度自然就会升高,开窗通风有利于降低室内病毒浓度,预防感染。但通风时要同时注意保暖。尽量避免乘坐厢式电梯,乘坐时应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人流较多的办公场所,建议走步行梯。可设立专人或在醒目位置张贴提示语,提醒员工在等候期间保持距离,乘坐人数不宜过多。应保证地下车库通风系统运转正常。地下车库的地面、墙壁应保持清洁,受到污染时进行消毒。停车取卡按键等人员经常接触部位每日消毒。卫生间应保持清洁和干爽,空气流通,提供洗手液,并保证水龙头等设施正常使用。应增加卫生间的巡查频次,视情况增加清洁和消毒次数。保持空气流通,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购(取)餐前洗手,保持手卫生。等候时、就餐后要全程佩戴口罩。就餐人数较多的,采取有效的分流措施,避免人员密集,如延长供餐时间等。建议购(取)餐后分散就座、不扎堆,就餐时不聊天,彼此间保持1米以上间距。茶水间应减少公共用品用具的提供,并确保一人一用一消毒。缩短在茶水间的停留时间,分散、错时使用茶水间。员工休息区(室)原则上不建议开放,必须开放的配套服务设施应保持空气流通、环境清洁干爽。分散、错时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