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春节后进行对肝科肖丽博士进行一次访谈,无奈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先前的计划,经过两个多月的全民抗疫,一切终于趋于正常。
3月20日是春分,在这个春光明媚的下午,开始了我们的访谈。
肖丽,女,泰州市人民医院肝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1979年12月出生于山东省聊城市。
2004年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大学毕业,2007年湘雅医学院硕士毕业,主攻内科学(传染病学),2018年从南京医科大学博士毕业,主攻内科学肝病方向。2007年,刚刚硕士毕业的她来到泰州市人民医院,成为一名肝科医生。
谈及从医十二年的感受,她说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患者,用真情鼓舞他们战胜病魔,重拾生活的信心是自己不变的初心。
提到平等地善待患者,肖丽讲起了刚到医院工作时遇到的一件事。
一位在泰州打工,来自甘肃偏远地区的患者,当时腹腔结核感染,抗结核治疗导致药物性肝炎,在丈夫的陪同下入院治疗。谁料想,住院过程中,丈夫竟然去向不明,丢下妻子一人不管不顾。
作为管床医生的肖丽发现了端倪,经仔细询问,原来这个家庭实在是经济困难,看病费用短缺。
肖丽没有对这位患者冷眼相看,看到她因为缺乏营养比较消瘦,于是每天从家中煮好鸡蛋、热好牛奶带到病床,一边帮助联系其家人。
经过多方努力,家人决定将患者接回去到当地医院治疗。临走时,这位患者身上仅有5块钱,见状,肖丽从口袋里掏出200元现金塞给她作为盘缠,顿时患者泪流满面。
此事对肖丽感触良多,她觉得平等地对待患者是从医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接诊过程中,她坚持视病患为亲人,用耐心、细心、恒心善待患者。
2016年10月,来自兴化的一名陈姓患者,肠肿瘤手术后出现腹腔感染、脓腹。
来院前,在当地挂水抗感染治疗半个月,一直未见明显好转,结果形成腹腔广泛的粘连,反复不完全肠梗阻,伴有腹痛、发热等症状,一般情况较差。
入院后,B超检查提示为腹腔广泛的纤维分隔,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只能实施保守治疗。
为此,肖丽和她的搭档,每天给老陈做腹腔冲洗,在B超提示下反复抽脓。正当肖丽不厌其烦地诊疗时,患者老陈却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拒不配合治疗。
肖丽知道心病还需心药治,于是不厌其烦地做老陈的思想工作,要相信医院的治疗技术,只有坚持,就一定会有奇迹出现。
看到肖博士不离不弃的对待自己,老陈被深深地感动,由对抗转为主动配合。
连续一个月的精心治疗,老陈体温下降,腹痛症状明显缓解,一个月后,老陈康复出院。像这样的感人故事,还有许多许多。
肖丽博士不仅善待患者,对于重大疫情总是义无反顾冲在一线。
1月23日,农历大年二十九,正值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医院决定开辟夜班发热门诊,考虑到有一部分医护人员被抽调到隔离病房,导致夜班医生紧缺,肖丽博士闻讯后主动报名加入了担负夜班值守的第一批医疗团队。
面对蜂拥而至的患者,她耐心、细心平等对待,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如沐春风,当夜一共接诊发热患者71名,尽管浑身疲惫,当看到患者得到妥善治疗时,从医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肖丽工作之余,还担负着教学秘书的职责,从到医院工作起,一干就是12年。
她深知,教学秘书较为繁琐,常常需要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忙于做台帐、排课表,督促教学老师完成教学任务,监督教学质量及规范,对学生督促学习,监督签到出科理论及技能考试,对此她总是乐此不彼,紧抓不放。
因此年年都被学员们推选为“优秀老师”。
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是肖丽博士的科研主攻方向,她十年磨一剑,搜集了十几年来的相关病例,潜心专研,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先后发表了1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替诺福韦酯和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一文被国家级权威杂志《中华传染病学》刊用。
肖丽博士为人谦逊,尽职尽责,踏实做好每件事,是她的秉性。她说临床大夫对待患者应不分贫富贵贱,给他们以平等的关爱,将是自己一辈子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