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腹腔内脏器(主要是胃)通过膈食管裂孔进入胸腔所致的疾病。食管裂孔疝在膈疝中最常见,达90%以上,属于消化内科疾病。食管裂孔疝患者可以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其症状轻重与疝囊大小、食管炎症的严重程度无关。裂孔疝和反流性食管炎可同时也可分别存在。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症状的出现随年龄增长而增多。40岁以上肥胖女性多见。主要分为滑动型食管裂孔疝、食管旁疝、混合型食管裂孔疝。食管裂孔的大小与食管刚好匹配,就像螺丝和螺帽,匹配的才能固定不动。但多种原因包括:先天发育不良、老年人、外伤、手术等都可能会引起构成食管裂孔的肌肉和韧带松弛,食管裂孔增大,从而在此处出现一个相对薄弱的区域,也就是螺帽松了。
刚开始出现的食管裂孔疝大多都是滑动性食管裂孔疝,也就是I型疝。此型疝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占所有食管裂孔疝95%。顾名思义,I型疝可上下滑动,仰卧时疝消失,站立时出现。因为覆盖裂孔及食管下段的膈食管韧带无缺损,故多无真性疝囊。食管裂孔大多较小,但胃食管结合部上移至胸腔后导致抗反流解剖机制被破坏,很多患者伴有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
少部分患者以II型疝也就是食管旁裂孔疝起病,此型疝胃食管连接部仍位于膈下,一部分胃底或胃体经扩大的食管裂孔薄弱处进入胸腔,由于存在膈食管韧带的缺损,多具有完整的疝囊。膈下食管段和食管-胃交接角仍保持正常的解剖位置和正常生理性括约肌作用,抗反流机制未被破坏,故此型少有发生胃食管反流。但约1/3的巨大食管旁裂孔疝易发生嵌顿。 I型或II胸型疝进一步发展都会成为混合型疝也就是III型疝,胃的疝入部分较大,可达胃的1/3至1/2,并常有嵌顿、绞窄及穿孔等症状。
也有将进一步进展,腹腔内其他脏器疝如胸腔列为IV型巨大疝。 了解了病因和分型,有助于我们理解食管裂孔疝患者不同的症状和治疗方案,请继续关注我们。
来认识下我院普外科的专家们吧!
姚琪远,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外科副主任,微创外科、疝与腹壁外科主任、减重及代谢外科主任,日间手术中心主任,复旦大学疝病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学分会肥胖及糖尿病外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造口外科医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胃食管反流病诊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代谢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促会临床实用技术分会造口旁疝修复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学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常委,中国医疗保健促进会微创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普外科委员会常委,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微创联盟副主席。 上海市医学会外科分会减重与代谢外科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医学会外科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副组长,抗癌协会上海市肉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司法鉴定中心专家。 《中华疝与腹壁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华肥胖与糖尿病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华胃食管反流病杂志》副主编,《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国微创外科杂志》《腹腔镜外科杂志》《中华微创外科杂志》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bdominal and Hernia Surgery》副主编, 《Annals of Laparoscopic and Endoscopic Surgery》编委。
邱建,外科主任医师,体表外科主任,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一直从事普通外科工作,先后在北京304医院、江苏省肿瘤医院进修;发表省级以上医学论文十篇,擅长普外科疾病诊治,近年重点从事甲状腺、血管疾病和疝病诊治及微创手术。 专家门诊坐诊时间:星期一、星期三全天
秦宗阁,外科主任医师。毕业于河北医学院。能熟练开展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一些罕见病手术治疗,尤其擅长甲状腺、乳腺疾病的诊断治疗。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搜索「tzsywxpt2014」即可关注,[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