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27
0
1132
金牌会员
更多Ta的好帖>>
让美丽产业
有 “颜” 有 “值”
一链深耕百花开,乡村振兴不是宏大的叙事,而是党建引领下破解发展堵点的生动实践,是由一个个鲜活的改变编织而成。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党建为墨、执“链”为笔,在罡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书写更多“花开有时”的动人故事。
花卉产业是罡杨镇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但近两年,我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发现罡杨花卉产业有一些“怪现象”不容忽视:一是产业链条“断”在“首”“尾”两端。前端研发“看天吃饭”,后端销售“低价内卷”,年损失超300万元。二是产能提升“卡”在“人”“财”两难。本地花卉人才不足,农业融资“短贷长投”矛盾突出,企业扩产计划一拖再拖。三是品牌价值“困”在“名”“实”两虚。外地知名度及高端溢价能力几乎为零。缺少实体体验场景,“美丽资源”困在大棚里,与云南、广东等地年均百万客流形成鲜明反差。
破局之道,在于把零散资源串珠成链。对此,我们走访企业,系统梳理出38项需求清单、11项资源清单、6项项目清单,最终整合为强链、补链、延链三重维度,精准导航、靶向发力,直击花卉产业发展难点痛点。
“强链”,促产业规模提升
强化金融支撑。组织“政银企面对面”活动4场,根据企业需求创新推广“省农担”等惠农金融产品,邮储银行、江苏银行5000万产业授信及时滋润企业心田。
深化技术支持。联合江苏牧院制定《博士入企兴业方案》、发布《大学生实习助企计划》,推动6组博士团队扎根大棚,一批批大学生化身“新农人”,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用科技赋能“花开更艳”。
做好人才培育。镇村企联合开设“花艺培训班”,采取“订单培养+定向输送”模式培育花卉栽培、组盆设计等专业人才,带动150多户村民走进花棚就业,带来村集体年增收10万元,户均年增收2万元。
“补链”,促产业链条健全
前端借力。借力花卉产业联盟党委,成功招引总投资1000万美元蝴蝶兰研发中心项目,实现花卉种苗研发从无到有新突破。
云端发力。打造“共享直播间”,开展“直播兴花”专场培训,帮助30多位企业职工从镜头前的青涩到娴熟带货,花卉线上销售额超过100万元。
品牌蓄力。会同花企赴山东青州、云南昆明学习品种培育、品牌建设先进经验,目前以海陵、罡杨命名的花卉新品种已于英国皇家园艺学会(RHS)注册认证。罡杨花卉以及产业链党建工作被央视、新华日报、江苏先锋等平台多次推介。
“延链”,促产业融合发展
开辟“花事”景点。打造集花卉展销、手工体验为一体的“花开罡好”会客厅,实施天罡路、通泰路“鲜花大道”提升工程,浪漫鲜花搭配特色地标、鲜明路牌,让推窗见绿、移步赏花成为生活日常。
开展“花式”活动。充分挖掘花卉的观赏和文化属性,通过举办“围炉书会”“花开罡好”等活动,让游客在花香与诗书中沉醉,50万元直接收益,印证了“美丽经济”的多元可能。
开发“花饰”产品。引导花企推出插花现场教学和DIY伴手礼产品,开发具有花卉特色的地图、徽章、挂件等实用周边,让游客亲身体验“花道”乐趣。
构建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新模式。通过“党建链”串起“产业链”,实现政银企多方资源有效统筹,成功破解技术、资金、人才等共性难题,为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提供实践样本。
探索农旅融合生态转化新路径。创新打造多元消费场景,构建“花卉+文化+旅游”产业生态,推动“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可复制经验。
开拓村企联结共富共享新机制。健全产学研联动、产供销一体的村企联建联结机制,带动群众就近就业增收、集体资产增效增值,开辟多方共赢的强村富民新格局。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史记泰州
GMT+8, 2025-5-20 07:19 , Processed in 0.08394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