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区泰顺社区居民杨忠是“海陵区垃圾分类义务督导员”,他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感染带动了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汇聚起更多的文明之光,共同点亮美丽海陵,2023年杨忠获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授予的首届“生活垃圾分类达人”称号。9月18日,《中国建设报》第三版垃圾分类专版大篇幅报道了海陵垃圾分类达人杨忠的先进事迹,全文如下:
2020年8月18日,海陵区正式开始推行垃圾分类。也是在这一天,翰林雅居小区被确定为海陵区首批6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之一。当天,杨忠兴奋地用摄像机记录下了这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时刻。从此,他的工作、生活就和垃圾分类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杨忠曾经是一名传统媒体人,职业的敏锐度让他深刻感受到垃圾分类对于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2018年,我在新闻中看到上海的志愿者在宣传垃圾分类,那是我首次听说‘垃圾分类’。我当时就想,我们小区要是也能实行垃圾分类就好了,这样就再也不用忍受楼道间垃圾桶散发的臭味了。”后来,杨忠创办了自己的传媒工作室,在与街道、社区合作推广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对如何推进垃圾分类也有了更多的思考。杨忠逐渐意识到,要想让居民自觉进行垃圾分类,让他们理解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是最关键的一步。“在推广垃圾分类的过程中,经常有居民拒绝进行垃圾分类,原因是他们不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还有的居民误认为费了半天劲分好的垃圾最终还是会被混合在一起运走填埋掉,所以就没有了分类的动力。”杨忠说。想要解开这个“误会”,必须得让居民“眼见为实”。于是,2021年7月,杨忠参与组织策划了一次以“党建联盟深处走,垃圾分类实践行”为主题的活动。活动邀请了40多个社区的党支部书记、物业服务经理等共同走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企业,沉浸式观看生活垃圾处理过程。在参观厨余垃圾处理流程时,一个小细节让在场的人印象深刻。当厨余垃圾被螺旋式输送到某个物料口时,讲解员介绍说,如果厨余垃圾当中掺杂了绳子之类的东西,在这个输送过程中容易发生缠绕,导致机器抱死,这将会对机器造成巨大损害,同时极大影响工作效率。“当时所有参观的人都觉得很震撼,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垃圾源头分类是这么重要的一件事,一个小疏忽可能会对后续的垃圾处理流程造成大麻烦。从那以后,我自己在对厨余垃圾进行分类时都格外地谨慎。”杨忠说,此外,通过现场数据对比,让大家了解我国当前资源利用率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明白“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从而增强自觉参与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3年以来,杨忠参与组织和策划的各类垃圾分类主题活动覆盖海陵区的40多个社区,动员党员、群众超5000人次。同时,杨忠还坚持用镜头记录海陵区推进垃圾分类的点点滴滴,拍摄了许多微视频和情景剧。尤其是去年被聘请为“海陵区垃圾分类义务督导员”后,拿着摄像机在海陵区各个小区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前“晃悠”成为了他的工作日常。去年5月到10月期间,杨忠每天早上5点半就出门,在海陵区各个小区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进行随机抽查暗访。“垃圾分类工作做得好的和不好的地方我都用摄像机拍下来,每个月形成一个约15分钟的视频集锦,作为各小区垃圾分类工作考核的材料之一,好与坏一目了然,也比较公平。”杨忠说,这一举措对于推进海陵区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杨忠也是一个爱较真的人,平日里看到不认真分类投放和到处乱扔垃圾的行为,他都会拍下来发到小区业主微信群里,敢于向不文明行为说“不”。“最开始有些邻居不理解甚至很反感,认为我是在多管闲事。但我知道,垃圾分类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只要我坚持这样做,总能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久而久之,在他的感染带动下,小区居民从当初的不理解、不支持,转变为集体向不文明行为宣战,一些居民也主动当起了“监督员”,在小区看到混投乱扔垃圾的现象时,就会随手拍下照片发到业主微信群里。“我所在的翰林雅居小区,目前已安装智能分类亭,通过无接触式投放、自动称重积分、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等举措,进一步增加了居民积极参与的主动性。看着我们小区环境一天天改善,我很高兴。”杨忠语气中带着难以掩藏的自豪,“作为一名志愿者,我要向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的垃圾分类志愿者学习,管好身边人,带动更多人,用心用情传递环保理念,和大家一起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泰州微城管」,搜索「jstzwcg」即可关注,[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