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泰州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3849|回复: 0

2022年第一季度“泰州好人”名单公示

[复制链接]

2283

主题

2494

帖子

7238

积分

积分
7238
发表于 2022-3-29 15: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50513mcxviwiknxux7izq.png



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发挥“身边好人”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市文明办每季度组织开展“泰州好人”推选活动。经群众推荐、基层遴选和综合评审,拟确定何红钢等10人为2022年第一季度“泰州好人”,现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2022年3月28日至4月1日。如对公示对象有异议,可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向泰州市文明办反映。电话:0523—86886057,邮箱:tzwmbddc@126.com。

泰州市文明办

2022年3月28日

150513rl0ilix07uu4gisr.png


泰州好人













150513ahjpgvgvjhhgzjvv.png


助人为乐

150513yjh33e3aeaff2l23.png


为十多个家庭圆了“团圆梦”的红马甲

150513jofiggf8dcgvg44g.jpeg

何红钢 ,男,1974年生,靖江市建新社区居民。2018年,何红钢看到越来越多的家庭主动出来寻找当年送出去的孩子,同时也有很多外地孩子回靖江寻找亲人,苦于没有渠道无功而返,于是他申报注册寻亲资质,成立了马洲之家寻亲部,在靖江本地搭建了一个寻亲微信平台。通过多方渠道收集当年孤儿资料,免费登记和发布各类寻亲信息,并联合江阴、徐州、安徽、河南、山东等多省几十家寻亲志愿者组织互动,寻亲部成立至今,已经帮助10多个家庭亲人团聚。现在马洲之家寻亲部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慕名而来的人很多,各类寻亲都有,包括寻找几十年前的救命恩人、老战士寻找当年的战友、寻找渡江英雄后代,特别是2020年,全国掀起帮“革命烈士寻家”的热潮,何红钢浏览全国各类寻亲网络,发现了靖江有三名抗美援朝烈士至今没家属对接,他根据“志愿军家属寻亲团”提供的线索,走访了靖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靖江市民政局、多个社区居委和村民,几经周折,找到了这三名抗美援朝烈士的家属,并为家属提供了三名烈士陵园位置和陵园视频。

150514gsp8vk9mkffpvsk9.png


乐当助人“大富翁”的清贫水电工

150514z4uefulklvvuarer.png

吴大稳 ,男,1971年生,泰兴市古溪镇周庄村村民。2013年,考虑到年迈的父亲独自在家,“单身汉”吴大稳辞去海南的工作,返乡一边种田一边照顾父亲。86岁的父亲去世后,吴大稳不顾亲友反对,按照父亲遗愿“抠门”简办丧事,并把省下的两万元捐到村里,帮助困难家庭。同时,他主动提出放弃低保,孤身一人辗转海南、河北多地打工。2017年,吴大稳到红十字会登记志愿捐献遗体、角膜。2019年,吴大稳返乡又捐出多年省吃俭用的6万多元,成立“眼泪基金”,用于资助村里的老人和特殊困难群体。如今,吴大稳在上海一家酒店做水电维修,一个月3000多元工资。除去自己的日常开销,他把钱都花在了需要帮助的人身上。疫情期间,吴大稳时刻关心家乡情况,多次捐款支持家乡防疫工作。吴大稳把乡亲当亲人,传承勤劳节俭美德,富有大爱之心。涓涓爱心汇成河,吴大稳瘦小的身躯里跳动着一颗闪闪发光的赤子之心。2021年2月,吴大稳当选为2019—2020“感动泰兴”十大人物。

150514ushrylacczc9qyz4.png



见义勇为

150514r3ypywzww3kr77fm.png


救人于水火的“平凡英雄”司机

150515t2xg4p5rz0rlnr0g.png

夏轩,男,1989年生,中共党员,泰兴市曲霞镇肖榨村人,混凝土车司机。2021年6月的一个早晨,夏轩在像往常一样准备开混凝土车时,听到有人大喊救命,他马上跑下河堤,发现一位老人不慎落水,危急时刻,毫不犹豫纵身跃入河里救起老人,确认老人身体无碍后,不留姓名悄悄离开了现场。无独有偶,2021年12月,夏轩在回家途中看到农户家的草垛着火,面对滚滚黑烟,他没有退缩,迅速拿起车上的灭火器将火扑灭。在得知农户是位独居老人后,主动帮助老人将柴火搬进屋内,以防掉落的烟头引发火灾。他面对危险毫不退缩,冲锋在前,不顾个人安危的奉献精神,得到邻居和村民的一致称赞,展现了青年党员的担当与勇敢。

150517jlyeboqqxb2o27eq.png



诚实守信

150517txw383xzwh08903l.png


强忍丧子之痛11年打工还债的老父亲

150517y74vr4472r7i5c2d.jpeg

陆金红,男,1957年生,中共党员,靖江市斜桥镇井兴村人,靖江市牧城公园湖面保洁员,现租住于富阳社区。11年前,陆金红26岁的儿子患白血病去世,家中欠下80多万元的债务,1岁多的孙女嗷嗷待哺,陆金红面临人生绝境。“儿子不在,账不能赖!”为了一句承诺,陆金红起早贪黑打工。2011年起,他白天打铁,下班后连做两份保安的工作。当年春节前,他就还上了第一笔5万元欠款。不眠不休的生活让陆金红突发脑血栓住院,出院后,身体虚弱的他又学做冲床工。11年的还债路上,陆金红的左耳失聪,左手残缺,常年高血压,家里留下了厚厚的就诊单。今年,他在借款本上划去了倒数第二笔记账,除了至亲的最后一笔,其他借款全部还清。一诺千金重,陆金红遭遇了不幸,选择了信义。

150517br643zo4f54rowoe.png


打工10年为亡夫还清28万元欠债的信义农妇

150517g9wif11d199dwqi5.jpeg

王粉干,女,1963年生,兴化市沙沟镇董庄村村民。2006年的夏季,王粉干的丈夫吕龙海被检查出尿毒症,多年务农的积蓄很快被花光,丈夫萌生放弃治疗的念头。面对病痛中的丈夫和正在上学的一双儿女,她一边劝说丈夫安心治疗,一边四处找人借钱。丈夫病逝后,留下了28万余元的债务。她在悲痛之余,毅然承担起家庭重任,走上代夫还债之路。安顿好婆婆和一双儿女后,她只身来到上海,去工厂打工,干家政服务,兼职打零工,起早贪黑不敢懈怠。每到年底返乡,她按照轻重缓急第一时间偿还亲友的债务,并逐一销号。在上海打工近10个年头后,终于在2021年年底将丈夫治病欠下的所有债务全部还清。她用10年的辛苦劳作践行了“言必行,行必果”的诚信誓言,成就了一段普通人的坚强人生佳话。

150518wd4tngntcrccr4nl.png



敬业奉献

150518slskgcs07hjmddkx.png


钻研数控编程22年的“文科工匠”

150518op3yabyp4cb30pwa.jpeg

凌建军,男,1975年生,中共党员,泰兴市姚王镇王庄村居民,现为江苏泰隆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数控编程员。他是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的高才生,却选择了跟自己所学专业最不搭边的机械制造就业岗位。从业20多年间,他以极大的热情和责任感投入到新机器、新产品的技术攻关中。他编辑了大量定制程序,所创造的独特操作法和加工工艺,促进多个新产品顺利投产;他还积极起到“传帮带”作用,先后为企业培训了数百名技工和专业技师。在他的带动下,企业生产能力和品牌形象均获大幅提升。经过不懈的努力,凌建军华丽转身,成了钻研机床的技能状元,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江苏工匠、泰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

150518x6imlsf3apkz66f7.png


服务基层妙手仁心的国医师

150519ozfxccdynycafmm5.jpeg

孔晓虎,男,1974年生,中共党员,海陵区九龙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国医馆负责人。2002年7月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同年就职泰州市九龙镇中心卫生院。20年如一日扎根基层,始终坚守自己的初心。通过自身的专研及医院的辛勤培养,能够熟练掌握对社区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及部分慢性病和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处理,开展20项中医适宜技术。孔晓虎率队建立九龙镇卫生院“国医馆”,打造中医特色治疗科室,科室从一个人变成了一个团队。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来袭。孔晓虎接到通知后立刻开始临时隔离点部署,连续数天忙到深夜。严寒冬日,为了增强疫情防控人员的抵抗力,他带领中医科的同志每天晚上准备中药材,早晨熬制两个半小时,这一熬就熬了近两个月,直至卡口取消。用他自己的行动,继续守护着群众的健康。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入党的谆谆誓言。

150519hcehlyyicyc3v4vd.png



18年潜心研发填补国内技术空白的“科技尖兵”

吴尉,男,1981年生,共产党员,姜堰区罗塘街道恬园新村居民,现任江苏振华海科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总工程师。自参加工作以来,吴尉主要从事新产品研发工作,所研发的“离心泵减振降噪技术”,可以使离心泵达到低振动、低噪声、低功耗的目的,从而使产品的性能一直保持在行业的前列,该技术获得专利十余项,并获省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两次、市级科技进步奖五次(其中一等奖一次)、区级科技进步奖八次,采用该技术的CLH型电动消防泵被认定为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吴尉本人也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江苏好青年、泰州市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

150523ajqw0jqyy8pjxpxy.png



孝老爱亲

150523ezi67v86jwjvz2mm.png


侍奉去世未婚夫父母二十年的“孝义金兰”

150523la54ij1xsk6apuj1.jpeg

卜锦兰,女,1981年生,姜堰区张甸镇三彭村人。2001年,卜锦兰经人介绍与张甸镇三彭村青年单军相恋,2003年,正当两人张罗婚事时,未婚夫单军在北京建筑工地上因意外事故不幸身亡。面对痛失独子的单家父母,卜锦兰毅然辞去上海的工作,在单军离世后的第四天就住进了单家,从此不离不弃,主动留在三彭村照顾单军父母近二十年,从未过门的儿媳变成了“亲女儿”,用爱帮助两位老人走出丧子的阴影。在两位老人的催促下,卜锦兰重新步入了婚姻殿堂。婚后,夫妻二人将户口全部迁至三彭村,共同承担起照顾单家父母的责任。这一家四姓爱心相携,虽非嫡亲血统,却用孝行唱响了一曲淳朴善良的挚爱真情。

150523xm5hn8p8cep8b51m.png


十年如一日照顾两位“老老人”的七旬老太

150524tcd4w72u727297h9.png

沐秀芳,女,1948年生,姜堰区娄庄镇先进村村民。沐秀芳10多年如一日精心照料两位病残老人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沐秀芳照顾的两位老人,一位是丈夫的继母朱爱英,2006年因中风致残生活无法自理,一直由沐秀芳照顾,已于2021年去世;另一位则是丈夫的婶娘拜桂兰,今年96岁,体弱多病,自上个世纪60年代丈夫去世后,无儿无女的拜桂兰便与沐秀芳一家住在一起。如今,沐秀芳的3个儿子都已在姜堰城区成家立业,丈夫也在城区照料儿孙的生活,沐秀芳由于放心不下家里的老人,便独自留下承担打理农田、照顾老人的重担。现年已70多岁的沐秀芳用爱心演绎着平凡的感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美德。

150526jcz7dsscru94yssy.png


150527l2uvzb3hih7i33b2.png
150527noc72k7m4gg4n29m.png

END

150527to7k0rzwj8k7j42d.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史记泰州

GMT+8, 2024-6-9 05:36 , Processed in 0.07646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