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是中国文化历史中的丰盛时期,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曾有过这样的论断:“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同时,宋代也是经济重心南移和都市文化兴盛的完成期。五代时期相对和平的环境,为宋代泰州经济文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北宋以后,泰州盐业发达,城市繁华,人口快速增长,社会开明,文化随着经济发展进入勃兴期,呈现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交融发展的良好局面。
由于泰州盐税在国家税收中举足轻重,中央政府往往派出得力官员,署理海陵监盐务,其中不乏有名人贤士、政治大家,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盐官群体,在宋代泰州名臣文化中最为耀眼。特别是北宋年间,晏殊、吕夷简、范仲淹先后任西溪盐监,以后都官至宰相,后人称为“西溪三相”
西溪早在西汉时就已建镇。清初编修的地方志在篇首这样介绍西溪的来历:“西溪即晏溪,州治(指泰州)东北一百二十里。东通角斜,西入运河,南接海安,北通兴化。昔丞相晏殊曾宰于此,恩泽大施,民思之不忘,故名晏溪。”北宋初年,朝廷裁撤了南唐设置的海陵监,改置泰州西溪盐仓。这里是运盐河(即今泰东河)的起点,并有灶河与各盐场相通,人烟稠密,市井繁荣。但西溪为镇,毕竟由盐场衍生,住户多营盐农两业,来往无非商贾过客、灶丁盐贩,况且地处海隅,既无名山大川,更少骚人学士往来。满腹诗书、文采飞扬的晏殊来到这里后,几乎找不到可与之谈文论道之人。
盐仓监虽然官职卑微,《宋史·晏殊传》甚至没有提及晏殊的这一履历,但盐铁历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经手钱款数目巨大,可算是个重要岗位。作为基层的盐政官员,晏殊在与盐丁盐商的直接接触中,感受到了当时的民生疾苦。
从儒家仁政爱民的思想出发,他曾两次上书禀告地方灾情,争取到开仓赈济。更值称道的是,他在任上办了一件大事,即在西溪建立书院。虽然北宋初年创办书院已渐成风气,湖南的岳麓书院、江西的白鹿洞书院都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长足发展。而环顾江苏,莫说西溪,甚至连扬州、泰州都尚未建立书院。地方志记载本镇有书院,有南风亭,都是晏殊所建的,南风亭在镇之西南,与书院相对。南风亭取名相传为虞舜所作之歌《南风》,《南风》用以教民行孝,创立南风亭则有教化百姓之意。
书院草创时缺房少舍,他临时借用庙宇,延请饱学之士入院授徒,他本人也亲自到书院讲学。从此海滨一隅传出了琅琅书声,成百上千的盐民后代得以知文、增识、励志。到明代时,书院已具相当规模,不仅有傍水而立的书斋学舍,而且藏书十分丰富。
正是由于晏殊,泰州文教事业从此薪火相传,绵延不绝。北宋真宗朝,晏殊曾在泰州西溪镇建书院一所,院名已不可考。由明而清直至近代当代,王艮、吴嘉纪、戈公振、戈宝权、周巍峙……可谓名人辈出。史称“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始”,而晏殊的“兴学”,又自西溪始。还有一点不应忘记,晏殊日后在河南应天府任官时,大力扶持应天府书院,延聘范仲淹前来讲学,使应天府书院一跃成为宋初四大书院之一。可以说,兴学重教是晏殊为官施政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