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 秋季燥邪易伤人体津液,津液耗损,就会出现燥象。元代医家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说:“秋气燥,宜食麻润其燥。”因此,霜降养生,应多吃芝麻、蜂蜜、银耳、青菜之类的柔润食物,以及苹果、葡萄等水分丰富、滋阴润肺的水果。
秋天雨水多,须防湿邪带来的身体不适。如果脾伤于湿气,就会为冬天的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发作埋下病根。所以应该多吃莲子、薏米、莲藕、山药等祛湿健脾的食物。
秋风扫落叶的季节,容易抑郁。而霜降防秋郁首先要生活规律不要随意打破,保持好心情;其次要适当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猪肉、羊肉和豆类等;还要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如歌舞、登山等。
早晚温差大,冷热失常,使我们措手不及,风往往会乘虚而入(中医称为“贼风),使人生病。因此,这个时节一定要注意保暖,特别是中老年人。
1、暖脚 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人体许多经络的路线都起源于脚,尤其是脚腕以下部分。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在脚部都有对应的反射区,刺激或锻炼脚,就能通过经络给全身器官以积极有益的影响。
建议:每晚热水泡脚20分钟,可以有效疏通足部筋脉。
2、暖颈 脖子是寒气入侵的主要位置。很多人一换季就会咳嗽,嗓子发炎,其实主要根结在脖子。这个部位受凉,向下容易引起肺部症状的感冒,向上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
建议:出门披上一条温暖的围巾,避风寒。
3、暖膝 很多年轻女孩子秋冬季节仍然短裙露膝,其实这是对膝关节的一种伤害。由于关节周围的末梢神经对温度和气压变化特别敏感,因此受凉以后,会导致周围的血液循环变差,最终引发关节炎。
建议:多运动,同时保持膝关节温度,别轻易露出膝关节,年轻人少穿破洞牛仔裤,或短裙配薄丝袜。
4、暖肩 肩膀是容易被忽视的受凉部位。秋冬缩在温暖的被窝里,但是只要露着肩膀,就会觉得很冷,如果不理会它的话,第二天起来肩膀立马就会变得又疼又酸,这其实就是肩膀受凉受寒引起的。
建议:注意保持肩部暖和,不要穿露肩衣服。
5、暖腹 上腹受凉容易引起胃部不适,甚至疼痛;下腹受凉对女性伤害大,容易诱发痛经。
建议:露脐服装不要再穿了,无论室内温度多高,晚上睡觉也要盖好被子,不要露出腹部。 方法: 捂着耳朵,食指中指叠起弹后脑,弹几下后放开耳朵,里面有嗡嗡的声在响,反复做九遍。每天1-2次。以舒适为度,如果不舒服就停止。
鸣天鼓要掩着耳朵叩击枕骨,对头部、耳部都有一定的刺激。而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脑为髓之海,所以此法有调补肾的作用。 方法: 每天搓揉迎香穴两分钟。迎香穴在鼻翼两侧,鼻翼外缘中点旁。此外,经常念呬(“嘶”音)字,也有助预防呼吸道疾病。
秋季容易犯燥,导致咳嗽、气喘、呼吸不畅。如果觉得呼吸不畅,可搓揉迎香穴,对消除鼻塞作用明显。 方法:
1、两腿挺膝站立,两臂向前向上举起,掌心向前,目视前方。两臂屈肘,两掌心向下,按至胸前,两掌反穿至背后,沿着脊背向下摩运至臀部,同时上体前屈,两掌沿腿至脚面,两膝挺直,目视前下方。 2、两掌前举上升,脊柱随之升起。一上一下为一次,共做6次。
可通肾经和膀胱经,强筋骨、固腰肾、增加阳气。 现代人劳心太过,多静少动,下焦阳气多不足,腰膝酸软,下肢易冷,冬天更为严重。霜降收敛之时,温补较合时宜,可以采用艾灸的方式来调养。
1、灸左阳池穴
温灸左阳池穴,雀啄灸(将艾条燃着的一端在施灸部位上作一上一下忽近急远的一种灸法,形如雀啄),大约10分钟,左腕通透,舒适,下肢气血可通。
2、灸中脘穴
灸中脘穴30分钟,增加脾胃功能,温补后天之本。血气充足,下焦如沐暖阳。
注意:尽量上午灸,灸后服热水一杯,灸后一小时忌凉水。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泰州市中医院」,搜索「tzszyy0523」即可关注,[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