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脚步匆忙,曾经错综复杂的河道、古老的石板桥、枕河而筑的人家,以及那刻着岁月记忆的木门,早已褪去历代文人的水墨画里的清秀模样;乌瓦粉墙、河埠石阶、木柱廊檐,还有高过墙头的老黄杨,仍旧孤傲地坚持着她们的清幽雅致。在渔行,驻足之处,触目皆是岁月沉淀的痕迹;徜徉之际,细品出的是繁华落尽了的明清古韵;抬眼之间,总有背影似在诉说着沧桑岁月。 武帝元狩六年,苏中地区不知道成长了多少年的凤凰有了自己的名字——海陵。其后经过千年左右的时间,这只凤凰不经意间孕育一只小凤凰,又过了500年左右,小凤凰有了自己的名字——渔行。 北门直北顺街行, 七里鱼行可计程。 旧日女墙无觅处, 至今人尚说新城。
海陵的城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里下河通往海陵城区的南北交通要道,而渔行就处在南北通衢的节点上,是由北向南进入海陵城的必经之地。也许是母亲的偏爱,渔行生而富裕。
1353年,不堪元朝高压统治的张士诚在白驹场发动起义,随后纵火攻下泰州城,战后泰州城损毁严重,张士诚命其部将夏思恭在城北宋代的堡城处——今渔行,重筑新城。张士诚在新城内设义兵元帅府和州治衙门。诚王张士诚所部在渔行统制14年,时人称之为“诚王都”。 此地今非旧日都,暝烟和雨上金铺。 百年曙色残霞暗,一带河声片月孤。 面壁音尘犹祀李,旧家声望合归卢。 废兴自是人间事,仙术何须问有无。
——明代邑人张承仁(一山)《游新城观》 1365年,朱元璋部将徐达、常遇春水陆两路夹击取泰州,夏思恭在无援军的情况下,率众坚守月余,最终战死在新城,新城遭到极大破坏,泰州军民牺牲5000余人。 春水溶溶漫柳塘, 新城过去是渔行。 行人时把刀枪拾, 元末明初古战场。 ——清朝诗人赵瑜
夏思恭生前爱民如子,渔行人为感恩夏思恭表达对他的崇敬之心,同时为遮掩明朝官员的耳目,他们在当年夏思恭的官衙处修建“都土地庙”,意思让夏思恭担任全国的土地神。 1986年,都土地庙以“夏思恭祠”名公布为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存东偏殿、韦驮殿与大殿。东偏殿明式建筑,用材粗大,面阔37.55米,进深7檩7.4米,脊檩高6.7米。韦驮殿5间。大殿楼屋2层,面阔5间,硬山屋面。 新城被毁后,渔行可以说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来形容,但经历过战火洗礼后的渔行人更成熟了,勤劳勇敢的他们早在清朝,就已经在渔行形成了以“鱼”为特色的产业链,而这一切见证者也许只有那棵600多岁的黄杨树了。 据说,黄杨树生长在当初渔行古战场军民洒血最多的地方。黄杨本非名花珍木,3米左右的它并不高大魁梧,也无招蜂引蝶的美色,但它那朴实无华的品质,却给人以另一种美的享受。就像朴实无华的渔行人一样。
以“鱼”为特色的产业链的建设催生了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其中以造船业为最。清乾隆年间,渔行村的造船业已相当兴旺。从那时一直到解放初期,渔行以造船为业者占九成,造船技术远近闻名,最多时全村有近千人从事造船工作。 渔行至今保持着临水沿河而居的水村特色风貌,大片清至民国时期的传统建筑也保存完好。新中国成立以来,渔行传统的造船业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只留下大量文物述说它曾经的辉煌。
渔行拥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历史建筑77处,古桥1处,河埠头、码头6处,古树1棵。村内现存建筑多为清末民国及解放后时期建筑,民居中有大量保存完好的门头、砖雕、雕花木门等。
由于陪伴这些老建筑的,大多是见证当初渔行辉煌的老人,而重视民生、解决民生、着力改善民生是党“执政为民”宗旨的直接体现。渔行社区根据实际情况,为了方便老人业余文化生活,不久前在新城增开了一个居家养老活动中心。
渔行社区依托现有的场所及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建立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基础、社区志愿服务为依托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群提供生活照料、健康保健等服务,让社区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根据《泰州渔行水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核心保护区范围南至原砖桥位置南侧,北至中茅山宫以北,东到村庄东侧建筑边界,西到中茅山宫以西。面积2.78公顷。
早在保护规划出台之前,渔行人已经在社区居干的指导下最大限度地保护、传承老渔行的历史文脉。现如今在得知规划将围绕渔行水村传统文化特色,以及水系街巷民居等进行整治后,社区保护的力度又得到进一步加强。
老渔行原先使用的工具也被尽量收集起来。分渔业生产类、农业生产类、造船工具类、红色文化等,约150件。全部在老渔行·新渔行水文化博物馆中展出,博物馆位于渔行水村社区居委会办公楼的三楼,约500平方米。 在渡江战役准备期间,渔行村街区周边曾是人民解放军赶造渡江大船的基地。数百船工不顾敌机轰炸,夜以继日地为解放军渡江建造大船并且提供了数以百计的大小木船,彰显了渔行百姓为渡江战役的胜利,为创建新中国做出的重要贡献。 如今飞机的轰鸣声早已远去,但“七百里长江,八百里船”的豪情状语犹在耳边,坚韧不拔的“红色造船精神”也在此处深深的扎了根。 ▲点击视频播放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稻河微学堂」,搜索「tzdhwxt」即可关注,[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