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上午11时左右,30岁小伙子柳兵(化名)如厕时,突然感觉有拳头在猛砸心口,一阵撕心裂肺疼痛袭来,他险些晕倒,公司的同事们赶紧将他扶起来,并为他请了假,送他回家。
车行到中途,疼痛的症状越发加重,满头大汗,同事赶紧调转车头,往泰州市人民医院疾驰。
急诊医生给他量血压时吓了一大跳,收缩压高达180mmHg,胸部增强CT显示为主动脉夹层a型,这意味着如果血压和心率不能控制在目标状态下,血管随时可能破裂,危及生命,情况十分危险,必须尽快进行手术治疗。
这是个非常大、技术含量很高的手术,手术风险很大!此前泰州尚未开展这类手术的先例,朱莉院长认为转运途中风险大,就地手术最为理想。
16日上午10点20分, 一场由心脏外科主任袁茂昆、麻醉科李小静、袁志国、ICU朱志云、胸心外科贾卫光等科室专家参加的术前讨论会紧张而有序地进行。
经详细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应当尽早手术,手术采取体外循环直视下开展,取胸骨正中切入口,进行主动脉全弓置换术和降主动脉支架植入术。
为确保手术万无一失,专家们就手术过程进行反复推演,最终形成了较为全面的方案。
由于是泰州首例,心脏外科袁茂昆主任邀请南京鼓楼医院王东进教授共同手术。
12时30分,小柳被推进手术室。在全身麻醉下,医生开始了手术。
术中心内探查,发现主动脉夹层开口近降主动脉小弯侧,夹层累及升主动脉及降主动脉,情况特殊且复杂。
袁茂昆、王东进两位专家在深低温停循环下,切除部分升、弓部病变主动脉,植入降主动脉腹膜支架,选择28毫米人工血管,剪成适合形状岛状吻合,采用“三明治”方法完成主动脉远端及近端缝合。
连续6个小时,手术顺利结束。
18时30分,小柳从手术室转到ICU。术后曾一度出现高热,经过积极抗感染治疗,病情稳定下来。
18日凌晨4时,小柳出现胸闷、气急、血氧饱和下降,紧接着右侧肢体偏瘫、失语等情况,病情危急。ICU朱志云主任和管床医护人员边予以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边将情况向医务部顾彬主任汇报。
顾彬紧急召集心脏外科袁茂昆、神经内科刘颖、心内科王如珠、超声科周圆圆以及ICU全体医护人员参加的病情对策会。
与此同时,医务部第一时间内把小柳的病情变化向院长朱莉进行汇报,朱院长表示要全力挽救,她迅速建立了“2020夹层术后观察群”微信群。
先后邀请南京鼓楼医院夹层治疗专家王东进、程永庆,医院副院长吴健、医务部顾彬、心脏外科袁茂昆和ICU全体医护人员,要求管床医生、护士每小时报告病情一次,以便及时了解心律、血压、氧饱和度、舒适度、精神状态、营养状况、24小时出入量等情况,根据病情变化,朱院长实时指导抢救。
最终确定继续积极有效抗感染治疗,解除脑血管痉挛,适当脱水,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
据ICU朱志云主任介绍,为改善小柳的呼吸困难,医护人员把无创机械通气改成有创机械通气,提高氧气的流量;同时控制血压,维护心功能,保证器官供血充盈。
医护人员24小时监护值守,寸步不离,没有丝毫的懈怠。管床护士姜苏从患者转入病区起,护理工作一丝不苟,不料想,肾结石发作,疼得大汗淋漓。主任朱志云见状,要她赶紧去碎石中心做碎石处理。想不到,第二天,姜苏又出现在小柳的床头。
正是由于医护人员的坚守和不离不弃,连续五天五夜的付出,小伙子的生命体征慢慢平稳。
在ICU病房,小柳激动地告诉小编,“总以为生病住院是老人的专利,离我们年轻人很遥远。其实不是这回事,在疾病面前生命非常脆弱。我这次能够死里逃生,应该感谢泰州市人民医院这些素不相识的医护人员,是他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心脏外科主任袁茂坤介绍,主动脉夹层好发于45—70岁的中老年人群,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 如急性发作没有得到及时救治,48小时之内的死亡率非常高,因此常被称为“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因为血管破裂而死。一旦出现胸骨、后背、腹部持续不缓解的撕裂样疼痛,要立刻就医。
至于引起小柳主动脉夹层的原因,可能与不规律的生活方式有关。 据小柳说,他经常加班,凌晨1、2点睡觉是常事,觉得年轻人,身体素质好,没那么在意,谁知就出事了。不过万幸的是,现在“抢”回了一条命,小柳说以后肯定会生活规律。
医生提醒,高血压、工作压力大、高度紧张、吸烟、嗜酒等是主动脉夹层不容忽略的诱因。另外,先天性血管质量下降者,如马凡氏综合征、大动脉炎等患者也容易发病。因此,日常生活中要提高警惕,定期体检,及时发现高血压病情,严格遵从医嘱控制血压,规律生活,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戒烟少酒,做好预防工作,掌握一些必备医学常识,将主动脉夹层扼杀在摇篮中。